Nature:揭示迁徙鸟类对地磁场感知的量子生物学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磁生物学研究团队研究员谢灿课题组与英国牛津大学教授Peter Hore、德国奥登堡大学教授Henrik Mouritsen等实验室组成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动物磁感应和生物导航领域取得进展,揭示了迁徙鸟类对地磁场感知的量子生物学原理。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23日以封面长文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Sci Adv:小鼠和人类机体的种系细胞或能重置其生物学年龄
2021年6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种系不老化的概念要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所提出的观点,然而由于新陈代谢活跃,种系会随着时间不断积累损伤和其它变化,也就是说其也会衰老。为了使得新的生命以同样的年轻状态开始,种系就必须在后代中恢复活力。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Epigenetic clock
Cell:妊娠中期的胎儿微生物暴露促进胎儿免疫系统发育
2021年6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的胎儿免疫系统在妊娠期早期就开始发育,然而,导致胎儿免疫启动的因素仍然难以确定。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新加坡、以色列、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采用多种互补方法,探索了在子宫内接触微生物制剂的可能性。他们在胎儿器官中鉴定出能在妊娠中期刺激胎儿T细胞激活的活微生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6月
SARS-CoV-2:与流感感染的病理生物学关键差异
2021年5月21日讯/某些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会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上调。研究人员比较了COVID-19和流感的细胞因子,以确定对这些病原体炎症反应的区别特征及其与严重疾病的相关性。由于身体质量指数(BMI)升高是引起严重COVID-19的已知危险因素,我们研究了BMI与严重疾病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Cell:揭示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可控制宿主免疫系统和微生物群的互动方式
2021年6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生活在身体表面(如哺乳动物的皮肤)的数十亿生物体---统称为微生物群(microbiota)---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中相互沟通,并与宿主免疫系统沟通。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鉴定出哺乳动物的一个可能调节组织修复和炎症的内部通信网络,从而为肥胖和炎症性皮肤病等疾病如何产生提供了新的见解。他们发现整
Mol Ther Nucleic Acids:环状RNA在骨关节炎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治疗潜力
2021年6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研究者在Mol Ther Nucleic Acid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Biological role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circular RNAs in osteoarthritis"的文章。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软
灯台叶生物碱新药系统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灯台叶生物碱新药系统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2019年,科研人员完成灯台叶总生物碱完成IIa临床试验,显示了其初步的临床有效性。随后,昆明植物所协助企业完成三批合格灯台叶总生物碱的中试生产,围绕灯台叶研究发表了下列论文:药理药效研究:昆明植物所博士赵云丽等揭示出灯台叶生物碱体外能明显抑制H1N1、RSV和HSV-1病毒的复制及乙
计算赋能微生物构筑合成生物学底层砌块研究获进展
由酶驱动的生化反应网络奠定了生命活动的核心基础,对微生物酶的进化与机制研究可为解答生命起源和生物代谢路径演化等科学问题提供线索。酶资源赋予了微生物物质转化能力,为药物、能源、新材料等产品的精准合成与绿色制造提供了可选方案是人工创造生命的必要基础。作为最基础的生命砌块,二十种天然氨基酸共同构筑了地球上的生命体系。但天然氨基酸所携有的功能
水龙骨科植物系统学研究获进展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是蕨类植物第二大科,也是蕨类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该科多为附生植物,全世界有1600余种,在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形成2个分布中心。20世纪40年代,植物学家秦仁昌首次重新界定水龙骨科,该科的范围和科下分类发生了变动,亚科和属的概念难以统一。水龙骨科植物起源时间较晚并伴随着快速辐射分化,不同分支具有明显的进化速率异质性,由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