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治中心项目启动
5月10日是第18个世界狼疮日,在世界狼疮日到来之际,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免疫康复专业委员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葛兰素史克提供支持的我国首批“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治中心”(简称“SLE中心”)项目5月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小峰教授说,SLE中心
Br J Pharmacol:肠道微生物区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性小鼠模型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2021年5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格拉纳达大学在英国药理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iota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 genetic mouse model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的文章。该研究发现了由遗传性系统
Sci Signal: 白三烯依赖性脾-肝轴在系统性炎症中驱动TNF-a的产生
要想实现有效的宿主免疫,同时而不会引起附带组织损伤,依赖于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产生的精确调节。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Alexandre A. Steiner团队揭示了在由细菌脂多糖(LPS)诱发的系统性炎症的大鼠模型中,脾-肝轴驱动TNF产生的机制。相关结果发表在《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上。
国内首个原创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价格曝出
近日,荣昌生物首个原创新药泰爱(泰它西普)价格曝出。据药融圈信息,目前泰它西普零售单价为2586元/支,且在早享福利和患者援助项目(PAP)下,全年治疗费用为78951元,平均每支822元。今年3月,泰爱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仍具有高疾病活动的活动性、自身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年患者”的治疗。据了解,系统性红斑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M)新药!Blueprint/基石药业KIT抑制剂Ayvakit(阿伐替尼):总缓解率75%!
在中国,Ayvakit(泰吉华®)今年4月获批,治疗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PDGFRA D842V突变)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成人患者。
首个国产系统性红斑狼疮双靶点新药即将上市
日前,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药品注册进度查询结果,荣昌生物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的1类新药——泰它西普的新药上市申请办理状态已更新为“审批完毕-待制证”,这意味着这款新药已正式在中国获批。鉴于目前美国FDA及中国NMPA仅批准了一款SLE生物制剂——GSK的贝利尤单抗,此次泰它西普的获批将为SLE市场带来
泰它西普获批上市,双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2021年3月12日,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全球首个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双靶”一类生物新药——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爱®)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S20210008。泰它西普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研发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SLE治疗实现了重大突破。
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和致病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为特征、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患者的自身耐受降低并持续产生自身抗体。狼疮发病过程中复杂的自身免疫应答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除某些特定的遗传因素和环境触发因素可能致病之外,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作用逐渐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但目前仍缺乏对狼疮患者菌群特征的准确描述及相关致病机
罗氏Actemra/RoActemra(托珠单抗)获批:首个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的生物药!
治疗SSc-ILD方面,勃林格殷格翰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Ofev(尼达尼布)是首个获批的药物。
Cell:肠道中常见真菌好比疫苗,可引起阻止致病性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2021年2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通常存在于肠道中的常见真菌训练免疫系统如何应对它们更危险的亲属。这一过程中的故障会使人们容易受到致命的真菌感染。它揭示了人类与其相关微生物之间复杂关系的一个新转折,并为开发可能有助于对抗不断上升的耐药病原体的新疗法指明了方向。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