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普向全球招募LeSoleil莱素理防治药物系列对COVID-19已知所有变异毒株的临床研究再验证合作机构的公告
盛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Suntrap LifeTechnologies Ltd.)自2020年2月,审慎地针对COVID-19的特性进行了评估和发展预测,快速立项并组建了盛普研究团队,利用自建并符合药物发现科学规律的S-CPDD药物设计体系与药物发现系统及IDDNU®(国际药物设计与发现网络联盟,International Drug Desig
沉水植物对水环境适应性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沉水环境和陆生环境在光照、水的可利用性和无机碳的形式及浓度上有较大差异,这些环境参数与植物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面临水陆环境的差异,水生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都产生了适应。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学科组研究团队选取眼子菜科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为研究材料,针对该水生植物的解剖结构、光合
蒿属植物中新颖倍半萜二聚体的发现与抗肝癌活性研究取得重要系列进展
蒿属植物全球分布较广,我国种类众多,其中黄花蒿(青蒿)、茵陈、艾等是治疗疟疾、肝炎、风湿等多种疾病的著名中药。蒿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有单萜、倍半萜、三萜、黄酮等。结构独特、具有显着抗疟疾活性的青蒿素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1972年从蒿属植物黄花蒿中发现,对青蒿素进行结构改造,研发出了蒿甲醚、青蒿琥酯和双氢青蒿素,成为全球首创的抗疟新药
血浆甘油磷脂与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林旭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曾嵘研究组合作,分别在Diabetologia、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s of plasma glycerophospholipid profile with m
J Immunol:科学家发现阻断参与人类一系列疾病发生的炎性细胞的新方法
来自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两种新方法来阻断炎性巨噬细胞,这些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线细胞,其会引发包括COVID-19在内的一系列疾病。
驴科学研究上取得系列新进展
在驴种质资源鉴定及评价方面,驴体重测定是一项繁重、耗时、耗工,且较难操作的工作,不仅需要将驴牵出圈,且测定中需要特定的围栏和称重仪器,存在着诸多限制。针对上述难题,基于体尺数据与体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原理,本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通过体尺数据预测驴体重的回归方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低廉的获得大群驴体重的评定系统。该成果在《Journal of E
Science:大规模研究揭示VNTR变异影响人类身高等一系列性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类称为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VNTR)的基因修饰与包括身高、头发卷曲以及心脏和肾脏疾病风险在内的近24种性状密切相关。
Glia:小分子抑制剂SRI-42127强效阻止神经炎症,有望治疗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小分子药物SRI-42127能够有效地减弱神经炎症的触发因素。这些在胶质细胞培养物和小鼠中的实验如今打开了在急性和慢性神经损伤模型中测试SRI-42127的大门。
Cell子刊:揭示fractalkine分子促进神经干细胞产生少突胶质细胞,有望治疗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fractalkine的免疫分子能够促进产生髓鞘的脑细胞的产生。鉴于多发性硬化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很强的免疫成分,因此fractalkine的免疫学性质也可能对未来的药物开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