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细胞·代谢》:葡萄对T细胞的价值,竟被低估了!科学家发现,葡萄通过合成鞘糖脂,维持T细胞的功能和肿瘤控制能力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揭示葡萄糖不仅是T细胞能量的来源,更通过参与鞘糖脂的合成,支持TCR信号的传递和T细胞的细胞毒性反应。

2025-09-05

4年后再发Cell论文,科学家首次提供直接证据表明新型偶联glycoRNA确实存在

Flynn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实际上有三类糖偶联物:蛋白质、脂质和RNA。这一发现不仅扩展了已知糖偶联物的种类,而且还为研究这些糖化RNA的功能开辟了新的方向。”

2024-08-30

鼠李乳杆菌缓解肠炎的新机制

鼠李糖乳杆菌GG(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因其良好的安全性而成为最广泛使用和研究的益生菌之一,LGG对预防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果良好,但相关机制尚不清楚。

2025-02-19

Nature:癌细胞的“糖衣炮弹”新战术——用脂肪作盾,竟靠“”走私!

该研究揭示了癌细胞一个前所未闻的生存策略:它们并非通过传统的“正门”被动接收脂质,而是主动伸出无数“粘性触手”,高效地“走私”血液中的脂蛋白,并从中获取维生素E,以此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锈铁壁”。

2025-06-14

谭蔚泓院士团队利用细菌负载核酸适配体-药物偶联,治疗胰腺癌

该策略利用了细菌和ApDC的优势,开发出了双重功能疗法,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协同策略。

2024-10-17

J Control Release:脂质体偶联透明质酸酶,或能有效狙击胰腺癌

本研究将槲皮素包裹于脂质体并偶联透明质酸酶制成HQL,其能有效降解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透明质酸,抑制肿瘤生长,且安全性良好,为胰腺癌辅助治疗提供新途径。

2025-04-03

13万人研究:多吃碳水化合与较低痛风风险相关,但游离(饮料、甜点等)是例外

本研究揭示了膳食碳水化合物与痛风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总碳水化合物、非游离糖、淀粉和纤维的高摄入量与较低的痛风风险显著相关,而较高的游离糖摄入量则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2025-02-02

氰化的逆袭!Nat Metab:科学家揭秘氰化从致命毒药到细胞信使的惊人转变

一种名为硫氰酸酶的酶在防止毒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能将氢氰酸转化为硫氰酸盐,而这些无毒的盐最终会被排出体外。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