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5在斑马鱼性腺发育中的功能和机制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型式,它受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基因家族的介导,在RNA加工、DNA修复、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及基因调控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5为该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属II型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对称性精氨酸双甲基化。由于Prmt5基因在小鼠中全身性敲除,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因此对其总体的在体生物学功能还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
精氨酸酶1缺乏症新药!美国FDA授予pegzilarginase(聚乙二醇精氨酸酶)突破性药物资格
2019年07月25日/生物谷BIOON/--Aeglea Bio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具有增强特性的下一代人类酶,为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疾病提供解决方案。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先导疗法pegzilarginase(聚乙二醇精氨酸酶)治疗精氨酸酶1缺乏症(ARG1-D)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这是一种在儿童早期出现的罕见
精氨酸甲基化酶(PRMTs)和精氨酸甲基化—癌症最保守的秘密?
蛋白的翻译后修饰是引起蛋白质组多样性和细胞动态平衡的关键因素,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失调将会导致癌症发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精氨酸甲基化与癌症的发展相关,精氨酸甲基化酶(PRMTs)也成了药物靶标的热门研究对象。本文从 PRMTs 在干细胞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可变剪切、免疫监控以及 DNA 损伤应答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关注了目前临床试验治疗癌症的特异性靶标。1癌症生物学中精氨酸甲基化异
研究揭示天蓝色链霉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两类亮氨酸tRNA的分子机理
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LeuRS can leucylate type I and type II tRNALeus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tRNA根据可变环的大小分为两类,长的为I类、短的为I
研究揭示病原菌通过新颖的精氨酸糖基化修饰阻断宿主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的完整分子机理
4月1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大成/丁璟珒研究组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组、华中农业大学李姗研究组合作,在Molecular Cell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sights into host death domains inactivation by the bacterial arginine GlcNAcyltransf
研究揭示SETD3蛋白作为β-actin组氨酸甲基化酶的结构与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许超课题组与波兰华沙大学Jakub Drozak实验室合作,解析了SETD3与β-actin多肽的高分辨复合物晶体结构,并结合酶活实验揭示了肌动蛋白(Actin)第73位组氨酸(His73)的N3位甲基化的作用机制,相关成果于2月20日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SETD3-mediated histidine methylation on β-a
首次鉴定出阻止难产的组氨酸甲基转移酶
2018年12月24日/生物谷BIOON/---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就已知道,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发生了一种修饰,特别是在锻炼之后。然而,科学家们还不知道这种修饰是如何发生的,甚至不知道为何会发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不仅发现这种修饰是通过一种称为SETD3的酶进行的,而且还发现这种酶可能有助于在分娩期间协调子宫中的肌肉收缩。更广泛地说,SETD3也可能是在一系列
科学家发现一种可以预防原发性难产的肌动蛋白组氨酸甲基转移酶
12月10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等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ETD3 is an actin histidine methyltransferase that prevents primary dystocia”的文章,通过小鼠实验发现了首个哺乳动物蛋白质组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3及其对平滑肌收缩的关键调节作用。.肌动蛋白是一类形成微丝的球状多功能蛋白质 。它基本
终于鉴定出具有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活性的酶!
图片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2017年11月18日/生物谷BIOON/---可逆的α-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在微管动态变化、微管功能和缺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管缺陷与癌症、大脑功能障碍和心肌病相关联。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将酪氨酸从细胞骨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切割下来的酶,即微管蛋白酪氨酸羧肽酶(tyrosine carboxypeptidase, TCP)。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
徐文方——山东大学——基于生物学靶标的合理药物设计,主要包括以APN/CD13、MMP-2,9、NA(神经氨酸酶)等为靶标的抗癌、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基于生物学靶标的合理药物设计,主要包括以APN/CD13、MMP-2,9、NA(神经氨酸酶)等为靶标的抗癌、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