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CCR:复旦中山医院团队破解胃癌对nab-紫杉醇耐药之谜
胃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目前,手术仍是最有可能治愈该疾病的方法。但是,由于早期诊断技术的缺乏,大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错过最佳的手术切除时间,使得化疗成为现阶段胃癌患者的首选方案。作为化疗药物之一的传统型紫杉类药物难溶于水,助溶剂会增加其毒副反应和降低化疗疗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粪菌胶囊首次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获得成果,一类全新的药物获批在即
劝别人做个人时常说要视金钱如粪土,可在这群科学家眼中,粪便它还就是个宝藏。基本上所有关于肠菌的基础研究中都少不了给小鼠做粪菌移植(FMT),也就是喂小鼠吃各种鼠粪或者人粪(真是天人共粪啊!)。而这些研究结果也展现出粪便的价值,准确来说是肠菌的价值。大量研究表明,肠菌与肥胖、认知行为[2]、衰老[3]等都脱不了关系,甚至还能助力免疫治疗
Almirall在欧洲推出Wynzora(钙泊三醇/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剂!
临床数据显示,与钙泊三醇/二丙酸倍他米松凝胶剂相比,Wynzora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患者生活质量。
肠道菌群药物3期临床登上NEJM,首个粪菌移植药物要来了?
2022 年新年来临,新冠依然在人间肆虐,又有很多人因此不能回家过年。此时的你,又在何方呢?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与新冠的较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已经基本清楚了急性感染期间 COVID-19 的临床特征,但是还有一些未解之谜,例如对 COVID-19 的长期并发症知之甚少。近日,香港中文大学的 Siew C Ng 团队在 Gut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Gut
Hepatology: 1-磷酸鞘氨醇促进充血性肝病小鼠肿瘤发展和肝纤维化
反映右心衰竭(RHF)、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或方坦相关肝病(FALD)的慢性肝充血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有关。然而,慢性肝充血时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Marine Drugs:研究发现马尾藻甾醇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潜在作用机制
近期,Marine Drug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应浩研究组合作发表的题为Saringosterol from Sargassum fusiforme Modulates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Alleviates Atherosclerosis in ApoE-Deficient Mic
Nat Cell Biol:科学家揭示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在内体融合中的作用机制
内体(endosome)是细胞质膜内吞作用形成的膜结构囊泡,参与细胞代谢、神经递质的释放、激素分泌等多项重要生命活动。内体融合是内体发挥相关功能的重要环节,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近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证实高尔基复合体系统在内质网系统(endoplasmic reticulum,ER)相关的内体融合及内体磷脂转化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相关研究发
《科学》子刊:紫杉醇“捧杀”癌细胞!
紫杉醇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石。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只有大概半数的乳腺癌患者在紫杉醇治疗后能够达到缩小肿瘤病灶的效果。由于目前没有能够预测患者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医生很难确定紫杉醇对乳腺癌患者是否有效。近日,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Beth Weaver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1]。他们发现,染色体不稳定性
紫杉醇脂质体在晚期肺癌的免疫联合化疗中表现突出
近些年全球肿瘤治疗有了很大突破,尤其是在肺癌领域。随着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介入,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驱动基因阴性的非小细胞癌患者仍然占了晚期肺癌患者的大多数,由于疾病的复杂性,患者从免疫治疗中的生存获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