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困难群物种鉴定的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挑战之一。近年来,DNA条形码技术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基于2-3个质体片段和核糖体ITS序列的植物标准条形码(一代条形码)在植物物种鉴定和隐存种的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然而,一代条形码在不同类群中分辨率差异较大,在较多木本植物类群中鉴定率不高。基因组浅层测序技术可以

2021-09-11

Nature: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非阿片的镇痛剂来治疗人类慢性疼痛

来自莫纳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研究突破,或为开发新型非阿片类镇痛药来安全且有效地治疗神经性疼痛提供新的思路。

2021-09-12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现邻氨基吡啶炔基抗过敏化合物

  过敏性疾病是慢性疾病,常见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结膜炎以及特应性皮炎等,机体针对抗原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为主要特征。由于过敏性疾病致病因素复杂,抗过敏类治疗药物主要是纠正机体免疫系统失调和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而药物存在副作用强、靶点单一及响应率低等缺点。目前,从根本上控制并抑制过敏性炎

2021-09-11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研究揭示分选蛋白SNX3通过促进STAT3入介导心衰的新机制

心衰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流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心衰是以多种原因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导致器官灌注不足为特征的严重临床症候群,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及心血管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理性心肌肥大是慢性心衰的前驱病变,病理机制复杂,涉及到多

2021-09-03

海外新药加速可及,城市惠民保保险或为突破口

自2015年药审改革启动以来,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临床急需用药、附条件批准、突破性疗法认定等一系列加速新药上市的政策有序落地,显著改善了国内的新药供给现状。2016年至今,我国批准上市的新药数量多达250款,进口新药在中国上市节奏也越来越快,由2016年之前的平均7~8年缩短至目前的2~3年,甚至还有少数新药在中国实现了与全球同步上市。

2021-08-27

CRISPR大牛张锋教授发现一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基因编辑系统---转座子编码的RNA引导的DNA内切酶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新的可编程的DNA修改系统,称为OMEGA,它们可能天然地参与了在整个细菌基因组中重排小片段 DNA的工作。

2021-09-12

创新细胞治疗药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在苏州完成首例患者用药

2021年8月20日, 一名57岁的弥漫大B淋巴瘤男性病人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中国首例使用靶向CD19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获益患者,治疗后顺利出院。

2021-08-28

Plant Communications:植物萜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类型丰富、结构多变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环境适应性与多样性的重要物质基础。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种类最多、化学结构变化最为丰富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如植物激素赤霉素、脱落酸、独脚金内酯、油菜素内酯等)、适应环境胁迫(如化感物质稻壳酮、植保素棉酚、昆虫拒食剂印楝素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萜类

2021-08-23

流水噪音塑造两栖鸣声信号进化研究获进展

根据声音适应性假说(acoustic adaption hypothesis, AAH),动物的鸣声信号应该朝有利于在所处环境中高效传播的方向进化。目前,关于AAH的研究多集中于植被对动物声音的影响,从环境噪音的角度对AAH进行检验的工作相对较少。另外,与噪音相关的AAH研究中,仅有少数几个声学特征被用于大尺度分析。近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动物行为与仿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