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新研究揭示RNA促进细胞内空间区室的形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强大的新工具,可以窥视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和RNA)的世界,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4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

2021-11-10

科学家揭示两易恶变的结直肠息肉微生物群特征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结直肠息肉粘膜中的微生物组、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特征。该研究在《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题为:Genomic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mucosal symbiont involved in early-stage colorect

2021-11-22

Development:滋养层器官或有望作为研究女性早期怀孕和妊娠并发症的有力工具!

来自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比较了人类胎盘的两种主要的实验模型,结果发现,名为滋养层类器官(trophoblast organoids)的3D胎盘细胞簇或许最适合用来调查母亲和胎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激素的分泌或病原体是如何感染子宫内的胎儿的,理解诸如上述过程或能帮助揭示女性孕期并发症发生的分子机理。

2021-11-1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汪昕团队发现神经元内包涵体病的关键发生机制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是一种以神经系统为主、可累及肌肉、消化道、肾脏等多个器官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广泛分布的p62阳性核内包涵体以及脑白质病变是本病的特征。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痴呆、肢体无力、震颤、共济失调、膀胱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等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自2017年我国首例确诊以来,迄今仅有数百例报道。由于患者病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影像与脑血

2021-11-03

Nature:科学家利用器官切片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神经病理学特征

  肌萎缩侧索硬化合并额颞叶痴呆(ALS/FTD)是一种致命的、目前无法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认知能力和运动功能迅速下降。阐明初始细胞病理学是治疗靶点开发的核心,但从临床症状前获得患者样本是不可行的。近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题为“Human ALS/FTD brain org

2021-11-06

LncRNA THAP7-AS1通过促进CUL4B进入细胞而发挥致癌作用

长非编码RNA(LncRNAs)在不同的癌症类型中表达失调,因此已成为人类癌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调节因子。然而,目前对其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潜在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

2021-10-26

Science:肌肉细胞的细胞迁移也可促进受损肌肉的自我修复

2021年10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众所周知,肌肉再生是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几个步骤,并依赖于肌肉干细胞(也称为卫星细胞)。如今,来自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瓦伦西亚大学和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描述了生理性损伤后肌肉再生的一种新机制,它不依赖于肌肉干细胞,但依赖于肌肉细胞的细胞核重新排列。这种保护机制为更广泛地理解生理和疾病中的肌肉

2021-10-17

Commun Biol:科学家通过垂直混合反应器来成功诱导大脑器官中的倒置形态

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科学家们如何将iPS混合从而影响类器官的结构。

2021-10-31

离子型聚氨酯和Piezo 2离子皮肤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美国科学家David J.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们在痛觉和触觉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对自身如何感知世界而感到好奇,但是一直不清楚神经系统是如何感知环境的。Julius利用辣椒素,发现了细胞中存在一种离子通道蛋白TRPV1,在疼痛和热

2021-10-22

科学家揭示小胶质细胞通过丘脑网状调节清醒状态的新机制

   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题为“Microglia modulate stable wakefulness via the thalamic reticular nucleus in mice”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石溪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小胶质细胞通过丘脑网状核调节清醒状态的新机制

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