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系统结合来识别隐藏的帕金森疾病特征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能帮助发现疾病细胞特征的新平台,其或能将研究患者细胞的机器人系统与进行成像分析的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利用这种自动化的细胞培养平台,研究人员通过创建并分析来自91名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的超过100万个皮肤细胞图像,成功识别出了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细胞标志。

2022-03-31

Nature子刊:通过微工程系统,模拟早期人类妊娠

  在哺乳动物中,妊娠始于卵子的受精,要成功建立妊娠,胚胎需要能够连接并植入支持妊娠的母体子宫内膜层。过去的研究表明该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可能导致并发症,例如先兆子痫。但出于伦理考虑,这很难在人类身上进行评估,动物或细胞模型则无法模拟一些细胞的复杂性。2022年3月1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Communicatio

2022-03-17

临床研究方案撰写的明天 耀乘健康科技正式发布 Prime Create 方案生成系统

北京时间2022年3月31日,上海耀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缩写“耀乘健康科技”或“耀乘”)正式对外发布 Prime Create 临床研究方案生成系统。

2022-04-01

Molecular Cancer:中国领衔的最大规模食管癌研究,发现无创早新血清标志物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难题。全球范围内,因癌去世的患者,每二十位中就有一位是死于食管癌!食管鳞癌占全世界食管癌病例的80%以上,在东亚和非洲地区尤其高发。其中,在中国,食管鳞癌是发病率第六,死亡率第四的恶性肿瘤。食管鳞癌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诊时的临床分期,早期食管鳞癌经微创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食管鳞癌经手术、放疗和化疗后,

2022-03-20

Advanced Science:科学家研发基于磁共振的微创图像引导消融系统

  磁共振导航(Magnetic Resonance Navigation)是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在体内对磁标记系统进行影像遥控的新兴技术。微创图像引导消融(Minimally INvasive IMage-guided Ablation,MINIMA)是一种新颖的、微创的、磁共振成像引导消融技术,有可能避免传统治疗方法的毒性问

2022-03-24

Science Advances: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口服胰岛素纳米递送系统

  糖尿病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已经成为世界性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口服给药因其无痛、方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胃肠道内酶的降解作用以及肠道黏膜的低通透性,蛋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近期,我国科学家在胰岛素的口服递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克服了胰岛素口服吸收的多重障碍,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标题为

2022-03-24

专家提醒要尽早接种HPV疫苗并定期

  科学保健,做好宫颈癌三级预防

2022-01-25

揭示李斯特菌逃避免疫反应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机制

一些高致病性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菌株具有更大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力。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巴黎城市大学、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和巴黎公共医院网络(AP-HP)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让感染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细胞能够逃避

2022-03-21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揭示宿主靶向治疗的系统优化策略与抗病毒重定位药物

宿主靶向策略可降低病毒耐药性的产生,药物重定位可缩短药物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减小安全性带来的风险。因此,宿主靶向抗病毒药物重定位策略可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有效的途径。基因组学研究积累的丰富的宿主蛋白数据已经为抗病毒药靶辨识提供了大量候选基因,目前迫切需要对病毒靶向的宿主蛋白(VTHP)和药物靶标进行总体评价和系统性优化。近日,军事医学研究

2022-03-20

Molecular Cancer: CRISPR发现PSTK对化疗所致肝癌铁死亡的保护作用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与不良的患者预后有关。到目前为止,治疗耐药性的出现阻碍了用于治疗肝癌患者的靶向治疗的有效性。

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