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利用干细胞揭示神经元在大脑中形成突触和进行信号沟通机制

Chanda团队利用干细胞分化而成的人类神经元,建立了一种可以严格测试这些关系的大脑模型,利用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工具对这种系统进行基因操纵。

2024-06-28

Cell子刊:间歇性生酮饮食促进大脑健康,增强突触可塑性,改善认知衰老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行为、电生理和生物化学的方法,分析了从老年阶段开始的短期间歇性生酮饮食治疗,对老年小鼠大脑功能的影响。

2024-06-28

Pharmacol Res:氯胺酮通过调节突触内外NR2B磷酸化的稳态而启动其快速抗抑郁作用

本研究结果描述了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快速启动是由于突触内外NR2B磷酸化稳态的恢复。NR2B磷酸化的动态调控为开发新的抗抑郁药物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6-16

华科团队发现,运动促进骨骼生长受昼夜节律影响,活动期早期运动骨骼生长更多

研究者发现,ZT5和ZT9运动的小鼠和没运动的小鼠骨骼情况相当,但在ZT13运动的小鼠骨骼有了显著的增长,股骨长度增加了5%,骨体积分数(BV/TV)增长了26%,骨小梁厚度增加了54%。

2024-06-22

Cell:揭示免疫系统的昼夜节律性对于肿瘤生长的重要性

治疗时机的选择对于免疫疗法的成效至关重要,错误的施治时刻可能导致治疗效果微乎其微,而在免疫系统高峰期进行治疗,则能显著削减小鼠体内肿瘤负担。

2024-06-09

《细胞》:新型超分辨率技术发现全新罕见“两面派”突触

DNA-PAINT是利用DNA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实现高分辨率成像的技术,通过DNA互补配对确定目标蛋白质位置。

2024-05-13

Cell:通过空间蛋白质组学发现新的突触类型

慕尼黑大学生命分子物理学主席说,“我们深信,SUM-PAINT 不仅是在分子水平上破译复杂的细胞生物学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在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治疗方法方面的一个潜在突破。”

2024-04-21

Mol Psychiatr | 南方科技大学侯圣陶团队揭示节律光有效治疗自闭症动物模型新机制

这项研究确定了腺苷作为一种新型神经化学介质,通过减少40 Hz光刺激治疗期间的兴奋性神经传递来缓解社交趋新缺陷。40 Hz光刺激技术有望进一步发展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2024-05-17

《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T细胞入瘤时间受昼夜节律调控,上午“上门”抗癌的积极性更高

本次研究则通过分析肿瘤浸润CD8+T细胞的昼夜节律特性,再次提供证据表明,与生物钟的同步深刻影响着免疫疗法的成败。

2024-05-12

最新研究表明:运动影响皮质醇的昼夜节律,运动后体重增加可能是基础代谢率补偿性降低

剧烈运动明显引发了补偿反应,其特征是 NEPA 和体温降低以及它们的同步性紊乱。这些补偿反应可能是观察到的剧烈运动引起的体重增加的原因。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