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蝙蝠通过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促进病毒传播

蝙蝠被认为是许多微生物的潜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而导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促进病毒传播?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牵头的联合团队研究发现:蝙蝠通过其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可能促进病毒驻留与传播。科研人员介绍,蝙蝠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其寿命较长、肿瘤发生不敏感,即使携带众多病毒也不易引起临床疾病特征发生。虽然根据蝙蝠的

2022-03-13

Microbiology Spectrum: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毒素团队揭示黄曲霉Fus3-MAPK信号路径调控黄曲霉生长及毒素合成新机制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减少粮食产后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等同于粮食增产。霉菌及毒素污染是导致粮食品质劣变,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粮食安全。黄曲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腐生丝状真菌,其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 (AFB1),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具毒性、最具致癌性的天然化合物,毒素通过污染粮食、饲料等进入食

2022-03-14

Neuron:识别出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疾病发生相关的运动神经元“毒素

2022年3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非细胞自主机制会导致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比如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和额颞叶痴呆症(FTD),其中星形胶质细胞是释放不明因子并对运动神经元(MNs)产生一定的毒性。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uron上题为“Excessive release of inorganic phosphate by AL

2022-03-20

Cancer Discovery:科学家首次发现致病大肠杆菌会往肠细胞中注射新型毒素,破坏肠细胞DNA,促进癌症的发生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Fangyi Wan教授及其团队,在著名期刊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肠道中的黏附型致病菌可以通过其3型分泌系统(T3SS)与肠上皮细胞连接,并注入基因毒素(genotoxin)UshA破坏宿主肠上皮细胞中的DNA,导致细胞癌变以及肠癌的发生。每个人的肠道里免不了会有

2022-02-24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揭示肉鸡肠道菌群对呕吐毒素的代谢转化规律

呕吐毒素(vomitoxi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属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呕吐毒素可在人和动物体内蓄积,具有致畸性、神经毒性、胚胎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DON污染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前期研究发现鸡对DON毒素较为耐受,可能是由于DON在其血浆和组织内的吸收程度低,且易于快速

2022-01-02

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具有微纳电穿孔功能的微通道微针阵列,用于实体肿瘤药物高效递送

 基于全身循环的给药模式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方式。在临床上,化疗药物作用剂量与全身毒性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局部给药策略可以提高药物在靶部位的积累,但缺乏促进药物同时实现高效肿瘤内递送和细胞内转运的能力,仅依靠被动扩散的药物递送常导致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含量低,肿瘤杀伤效果欠佳。针对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等人在 Advanced Function

2021-12-18

JAHA:特殊基因或会影响机体血液中有害细菌毒素—脂多糖的水平!

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机体血液中发现了一种与脂多糖水平升高相关的遗传标志物。

2021-10-28

“甜蜜的死亡”:果糖作为一种新陈代谢毒素,以肠道-肝轴为靶点

葡萄糖和果糖是密切相关的单糖,但果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

2021-10-14

PLoS Biol:揭示自然杀伤细胞免受自身释放的穿孔素破坏机制

2021年8月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一种新发现的阻止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被其自身的致命生物武器摧毁的脂肪“盾牌”,也使一些癌细胞能够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发现可能导致开发出针对侵袭性癌症的新疗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3日发表在PLoS Bi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egranu

2021-08-08

新型靶向免疫毒素Vicineum遭美国FDA拒绝批准,齐鲁制药引进中国开发!

Vicineum是一种重组免疫毒素,属于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2021年7月中国3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