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发出一款名为Genopo的app 其能用来完整分析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学特性
2020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智能手机app,其能在不到半小时内对SARS-CoV-2病毒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先进的纳米孔设备能帮助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之外读取或对生物样本的遗传物质进行测序,然而截
Sci Rep:科学家成功利用人工RNA编辑技术修复基因组遗传代码 有望治疗多种遗传性疾病
2020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并没有确定的疗法来治疗由点突变引起的多种遗传性疾病,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利用人工的RNA编辑研究了一种治疗手段在治疗遗传性疾病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尽管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基因修复技术备受关注,但诸如C
Nature:科学家通过对97,691个全基因组进行分析揭示了诱发克隆性造血过程的遗传性原因!
2020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Inherited causes of clonal haematopoiesis in 97,691 whole genom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97,691名个体机体的全基因组进行分析揭示了诱发克隆性造血(clonal ha
GigaScience:在全球首次开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VariantSpark平台 能对一万亿个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并找出多种致病基因
2020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iga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VariantSpark平台来处理一万亿个基因组数据,该平台还能帮助锁定人类基因组中特定疾病致病基因的具体位点。图片来源:CC0 Public
Science: 新型遗传学手段促进个体化基因组学发展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扩大收集个体遗传信息的标准,以捕获更多的遗传信息,那么遗传学家便可以确定目前无法诊断的多种疾病的原因。
通过功能性的数据分析揭示基因组中LINE-1转座子元件的特性和动态变化!
2020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题为“Human L1 Transposition Dynamics Unraveled with Functional Data Analys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
龙胆族叶绿体基因组进化和系统学研究取得进展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已普遍应用于重建植物“生命之树”研究中。大多数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呈环状四分体结构,包含约80个蛋白编码基因。叶绿体基因组由于缺乏重组,而常被认为是连锁的单一基因座;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绿体基因组中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编码基因具有不同的核酸替代速率,经受不同的自然选择压力。目前对叶绿体单基因或不同功能组基因的进化研
研究揭示鲤科鱼类基因组加倍促进血氧系统表型多样性
生物的生存、繁殖、以及分布或多或少都受到环境氧的影响。生物的正常有氧代谢有赖于保持氧的需求(代谢)和供应(储存和传递)的平衡关系。而实现这一平衡关系主要依靠生物体内特异的血氧传递系统。血氧系统的多样化不仅体现了物种在生理上的多样性,也从侧面反映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进化史上,基因组加倍是生物表型革新的重要贡献者。众多研究已经揭示发生在脊椎动物进化早期的两
研究利用基因组编辑精细调控草莓糖分含量
无性繁殖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无性繁殖导致性状多样性的严重匮乏极大阻碍了无性繁殖作物的育种发展。在育种设计中,对数量性状的精细调控可以避免产生剧烈的性状变化,并且可以极大丰富性状多样性,对推进精准育种有重要意义。基因组编辑技术通过对调控元件的遗传操作可以实现对数量性状的改良。对于无性繁殖的植物,纯合和杂合基因型都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稳定遗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