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C Adv:科学家成功实现在器官芯片设备上增强小肠类器官衍生上皮细胞的粘附和生长能力
类器官技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备受关注,它不仅能够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能为疾病建模、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提供强大的工具。
2025-02-27
蒋田仔团队研发国际首台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重量小于3公斤!
该设备是一款革命性的电池供电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重量小于3公斤,而性能与商用大型设备相当,为rTMS技术在家庭、社区及自由行动中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全新可能。
2025-03-24
Nat Methods:彭汉川/王宜敏开发协作增强重建平台助力多人、多类设备协作重建神经元
CAR平台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人类协作,使研究人员能够使用桌面端、虚拟现实设备和移动终端进行实时的多设备互动与协作。
2024-10-02
Cell:揭示Mrc1蛋白能够在DNA复制的滞后链和前导链之间移动组蛋白
最新的研究发现,复制叉保护复合物(FPC)不仅参与DNA复制,还能促进带有特定表观遗传标记的亲代组蛋白被再利用到新的DNA链上,这对于维持表观遗传记忆非常重要。
2024-08-28
Nature:为植入医疗设备穿上“隐身衣”,赵选贺团队利用水凝胶防止设备植入后产生纤维化疤痕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水凝胶黏合剂,将其作为涂层可将医疗植入设备与周围组织黏合在一起,防止免疫系统攻击,从而防止医疗植入设备在周围组织形成纤维化疤痕,进而延长此类设备的使用寿命。
2024-06-04
Nature Medicine | 可穿戴设备在心律失常管理中的潜力:RATE-AF试验揭示地高辛与β受体阻滞剂的心率控制效果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看到了可穿戴设备在临床研究和患者管理中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完善,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4-07-18
Cell:新研究揭示囊泡通过相分离在细胞内短距离移动机制
研究表明,囊泡的短距离定向运输可以通过囊泡与蛋白凝聚物的相分离实现,而无需分子马达的参与。因此,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将我们在突触中发现的这种新囊泡运输机制推广到其他更常被研究的细胞过程中。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