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发现血管钙化表观遗传学新机制
血管钙化导致血管壁变硬和弹性回缩受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脏后负荷增加,是心血管死亡的重要病变,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是临床难题。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黄辉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了题为“ALKBH1-demethylated DNA N6-methyladenine modif
科研团队发现34.2亿年前的海底微生物化石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领导的,南非、法国、美国等多国参与的国际团队在南非东北部的巴伯顿绿石带,发现了保存完好的34.2亿年前海底热液系统中的甲烷循环微生物化石,该发现拓展了对早期地球上潜在宜居环境的认识。该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科研团队首先对来自古老海底的石英矿床样本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其精细的丝状结构可能是已经石化的微生物碎片。
法国科研团队致力于预测气候变化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活游动。来自索邦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团队,通过宏基因组测序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相结合的方式,分析Tara O
科研人员发表结合冷冻电镜和多尺度模拟分析大型生物复合体的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团队受邀在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上发表综述文章Multiscale Simulations of Large Complexes in Conjunction with Cryo-EM Analysis,系统介绍冷冻电
科研人员发现生物钟协调水稻抽穗期和盐胁迫适应的新机制
盐胁迫是影响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及全球气候变暖所致的海水倒灌,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挖掘耐盐高产的水稻品种有助于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植物生物钟可以感知并整合外界环境信号,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响应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生物钟如何协调盐胁迫和开花时间的作用机
科研人员揭示水稻籽粒大小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水稻籽粒大小决定稻米的产量和外观品质,并受多个数量性状位点(QTLs)的控制;其中,编码组蛋白乙酰化酶的GRAIN WEIGHT 6a(GW6a)是水稻籽粒大小和产量的正向调节因子。目前对于GW6a依赖的基因调控网络尚不清楚。在拟南芥中,泛素受体DA1通过调控细胞增殖期来控制种子和器官的大小,然而,尚不清楚DA1家族成员是否以及如何调
科研人员发现棉花耐碱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室研究揭示了碳酸氢钠胁迫下棉花的应激响应机制,为棉花耐碱胁迫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组学(Genomics)》上。据叶武威研究员介绍,随着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的持续增大,盐碱胁迫已成为限制植物生长发育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棉花盐碱胁迫机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对其中性盐的响应方面,其响应碱性盐的研
科研人员开发质谱检测新策略深度解析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糖蛋白APP的糖基化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s,AD)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记忆损伤,认知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精神症状。我国现有1000多万AD患者,是世界上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数字还在急剧增加,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AD患病人数将超过4000万,给我国社会经济以及患者
Genome Biology:科研人员开发出在单细胞中识别染色质类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域结构的算法
基因组DNA和组蛋白以特定的形式高度折叠在细胞核中,这一高级结构即三维基因组学,对细胞核内的诸多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基于染色质构象捕获(3C),尤其是高通量技术(Hi-C,ChIA-PET)的发展推动了三维基因组的研究,发现了包括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域(TAD),染色质环等一系列层次化的结构特征。近年来,单细胞水平下的Hi-C研究成为三维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间关系
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疗效密切相关。近日,我国科研人员从炎症的启动与消退过程入手,系统揭示了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促癌和抑癌的炎症类型进行了深入解析,详细讨论了靶向调控炎症在肿瘤治疗中的干预策略。这项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咏生、吴永忠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据介绍,炎症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