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促癌基因NEAT1抑制白血病发生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卜鹏程课题组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胡亮钉团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ytoplasmic NEAT1 Suppresses AML Stem Cell Self-Renewal and Leukemogenesis through Inactivation of Wnt Sign
美敦力将以全新品牌形象亮相第四届进博会,开启医疗科技新征程
2021年10月1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倒计时,作为进博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美敦力将以全新品牌“生命因科技不凡”为主题,携七大领域、超过60项全球顶尖的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亮相,集中展示智能化、数字化、微创化的全球医疗科技趋势,描绘未来医疗图景,彰显美敦力“不断以先进的医疗科技为患者带来不凡的生命体验”的信心。
华中科技大学:靶向TAGLN可能为卵巢癌治疗提供良好的临床治疗价值
卵巢癌(OC)的进展是一个尚未满足的医学挑战。由于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在细胞减灭术中较原发灶更难触及网膜转移灶,因此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研究OC的进展。
勃林格殷格翰携手镁信健康、圆心科技,打造患者全病程管理生态圈
2021年9月25日,勃林格殷格翰亮相2021中国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西普会),与镁信健康以及圆心科技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患者为中心,探索“医-药-险”联动的创新健康服务模式,解决患者实际用药问题,持续打造患者全病程管理生态圈。
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发展的综述文章发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在Science特刊《人类基因组发布20周年》上,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human history from the first decade of ancient human genomics的综述文章,系统梳理了过去十余年来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获取的小的古DNA片段
Cell Stem Cell:揭秘高脂肪饮食促进癌细胞悄无声息产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小鼠进行研究后发现,脂肪或会破坏肠道细胞和免疫细胞(不停巡逻来寻找新出现的肿瘤组织)之间的关系,而重新配置肠道微生物组或许是修复这种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ZNF507在恶性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关键调控因子
前列腺癌(Pc)进展为高度侵袭性耐去势转移前列腺癌(Mcrpc)或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pc)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共生微生物来源的醋酸盐通过小鼠肝脏 FFAR2 信号抑制 NAFLD/NASH 的发展
非酒精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与 NAFLD/NASH 的发展有关,但是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