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建立最大胰腺癌类器官库,首次证实他汀可改善胰腺癌化疗耐药问题,超7成晚期患者或可获益
研究者在患者的现有治疗方案中增加阿托伐他汀(80 mg/天),37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中26例(70.3%)在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肿瘤标志物下降超过20%,显示出对治疗的响应,肿瘤大小显著缩小。
2025-08-17
中国科学家分析万名国人数据,发现按NCCN指南高危标准筛查肺癌漏检率可达81%
研究团队指出,非高危组中虽然检测到的I期癌比例较高,但21.5%为微小浸润性腺癌,存在过度诊断的潜在问题。
2025-04-26
RSC Adv:科学家成功实现在器官芯片设备上增强小肠类器官衍生上皮细胞的粘附和生长能力
类器官技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备受关注,它不仅能够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能为疾病建模、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提供强大的工具。
2025-02-27
科学家发现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武器!Antioxidants:鼠尾草酸衍生物diAcCA有望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随着diAcCA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试验,科学家们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迷迭香的“记忆魔法”或许真的能成为现实,为无数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5
离诺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最新论文:血液检测精准预测未来癌症风险
近年来,卢煜明教授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能够检测多种癌症血液测试技术——FRAGMA(基于片段组学的甲基化分析),并推进到了临床应用,将癌症液体活检推进至全基因组时代。
2025-03-08
近期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2024-12-31
iScience: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人类记忆过程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情景记忆的新模型,并将其分为三个分支,即回忆(记住记忆的所有内容)、事物的熟悉度(记住细节或忘记上下文)、语境熟悉度(记住语境或忘记细节)。
2025-01-05
科学家首次发现,导致牙周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会随血入心,加剧心脏纤维化和房颤
这项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牙龈卟啉单胞菌对心房纤维化和房颤的致病影响。这一发现意味着,牙龈卟啉单胞菌可能就是牙周炎促进房颤的“工具”之一。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