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研究表明:中心性肥胖和上臂肥胖与更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相关,而睡得少更易腿粗、胳膊粗
这两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的身体状况和睡眠习惯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体型,还与大脑健康紧密相关。
《JAMA·神经病学》:超220万人研究发现,与其他降压药相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癫痫风险下降25-30%有关!
与其他几种降血压药物相比,ARB与癫痫风险显著下降25-30%有关,并且这可能是由于ARB自身的药理作用,而非与降低了癫痫的一大风险因素——卒中的风险有关。这一结果巩固了此前德国研究团队的发现。
Sci Adv丨徐平稳/何彦林/王春梅/叶慧合作发现27-羟基胆固醇通过作用于POMC神经元表达的雌激素受体α调控摄食行为
本研究通过电生理学,化学遗传学,基因敲除等多种技术,揭示了27HC通过作用于ERα,抑制SK3离子通道,激活POMCARH神经元并且抑制食欲,从而维持体内胆固醇动态平衡的效果。
Neuron:新研究揭示线粒体融合在成体神经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些发现扩展了线粒体动态(如融合)功能失调导致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知识,并表明线粒体融合在控制突触功能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中的功能失调方面可能扮演着比以前想象的复杂得多的作用。
hLife:我国科学家发现 BCMA-CD19 双特异性 CAR-T 细胞有望用于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变
一名44岁的复发性/难治性CIDP男性患者表现出肢体远端麻木和无力。根据 2021 年欧洲神经病学学会/外周神经病学学会 CIDP 指南,他被诊断为远端 CIDP,但无 IgG4 自身抗体。
两项研究表明:多巴胺神经元能调节记忆的可检索性,导致记忆的短暂遗忘,并且会影响提取引发遗忘过程
这些研究不仅提供了关于多巴胺在情感和社交行为中作用的生物学视角,也加深了我们对记忆机制复杂性的理解,展示了多巴胺在大脑功能中的多样性和调控的复杂性。
JAMA子刊:社交孤独感会影响大脑特点区域对食物线索的神经反应,导致不良饮食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这项研究阐明了感知到的社会孤立和孤独与肥胖、饮食行为、心理健康症状之间的神经机制。孤独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增加,饮食失调,同时更容易出现心理症状。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互作蛋白调控低糖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新机制
该研究开发的NOP-1是双功能活性的探针,能够对细胞中的NO进行实时成像并共价标记临近蛋白,独特的设计将瞬时细胞NO信号转换为永久性荧光染色,与免疫染色和多重成像兼容。
《柳叶刀·精神病学》:汇总55年论文,全球变暖直接损害人类神经系统健康!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们可能需要对神经系统疾病采取新的管理和治疗方法。医疗保健人员、政府、研究机构等都需要采取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威胁。
Science Signaling | 王光辉/任海刚/方明/韩俊海揭示了葡萄糖神经酰胺积聚诱导神经炎症的潜在机制
该研究发现,GCase缺乏导致的GC积累诱导了小胶质细胞线粒体DNA (mtDNA)的释放和STING信号通路的激活,同时还损害了STING的线粒体自噬和溶酶体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