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中山大学团队揭示,中晚期早产儿不良神经发育结局被低估!与足月儿相比,出现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分别增加75%和30%
这项研究的发现可能有助于专业人员和家庭更好地评估中期或晚期早产儿的相关风险、随访和医疗保健规划。
《细胞·代谢》:益生菌或可缓解暴食障碍!中国科学家揭示压力+节食导致的过度进食障碍神经通路,受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调节
肠脑轴研究的快速进展帮助我们理解了很多疾病的“另一层”机制,包括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发育障碍,近年来,也有研究发现,O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发生了显著变化[1,2],而且来自胃
Nature Medicine:致幻蘑菇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结果发布
该论文报告了一项小规模1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心理辅导之外注射单剂量的裸盖菇素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一种安全而可接受的疗法,或能减少部分患者的进食障碍行为,这为进一步评估裸盖菇素作为一种新型疗法的
Science:揭示心脏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直接原因---颈上神经节的轴突数量大幅减少
大约三分之一的心脏病患者有睡眠问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研究人员指出心脏病会影响松果腺体(pineal gland)中睡眠激素---褪黑素(melatonin)---的
《自然·神经科学》:破解心衰伤脑之迷!哥伦比亚大学团队发现心力衰竭诱导认知障碍的机制
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会出现认知障碍,这并非巧合。在这项研究中,Andrew R. Marks和他的同事们揭示心力衰竭引发认知障碍的机制,并使用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实验药物,成功提高了心力衰竭小鼠的认知能力。
Nature Medicine:复旦大学贾天野团队发现青少年精神健康障碍共有的神经机制
该研究利用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2000人的大型纵向随访队列(IMAGEN),并结合任务态功能连接组学和大脑-行为预测模型,确定了一个可表征长期跨精神健康风险(即跨外化和内化症状)的神经精神病理学NP因子
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贾天野领衔国际合作团队发现青少年精神健康障碍共有的神经机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10至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有七分之一患有精神健康障碍;中国202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16岁的在校学生中,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
Sci Rep:特殊的神经性分子或能使得前列腺癌更具侵袭性
来自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驱动前列腺癌进展为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性前列腺癌的关键分子“选手”,针对神经内分泌性前列腺癌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疗法。
JCI:揭示脑膜树突细胞驱动神经性疼痛新机制
经过十年的研究,一组巴西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成功地描述了一种与神经痛产生有关的机制,为他们寻找能够作用于有关代谢途径的药物开辟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并指出了一个开发针对性疗法的途径。
Redox Biology: 遗传性FTLD患者MAPT基因依赖的线粒体异常和ROS产生触发皮层神经元功能障碍和死亡
神经性病变是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最常见的蛋白质病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