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批准吉利德低剂量Biktarvy(必妥维®):用于年幼(体重14-25公斤)HIV-1儿童感染者!
Biktarvy(必妥维)是一款三合一复方新药,已于2018年10月、2019年8月在中国香港、大陆上市。
Science子刊:中美科学家揭示肝脏移植受者更容易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之谜
几十年来,肝脏移植受者在接受救命手术后莫名其妙地容易受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感染,但这种风险背后的分子机制一直极其令人困惑。
Cell:免疫分子CD28缺失可能解释了为何一些HPV感染者会长出角状肿瘤
除了只有一小部分回复变异型记忆CD4+T细胞除外,这名患者的T细胞表面上没有可检测到的CD28。T细胞的发育几乎不受影响,而且T细胞对CD3和CD2有反应,但对CD28的刺激没有反应。
前沿研究: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在GWAS发现和复现中的作用
近年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DTC-GT)行业呈爆炸式增长,由美国的市场先驱者发起,欧洲和亚洲的公司迅速跟进。除了向客户提供祖先和健康信息这一主要目标外,DTC-GT服务已经成为大规模人口和遗传学研究的宝贵数据资源。来自中南大学、深圳WeGene临床实验室Gang Chen教授课题组研究了DTC-GT在美国和中国的市场头部企业和用户
完全接种疫苗者,病死率是多少?
为了方便理解,直接看COVID-19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的变化动图。可以看到,各国COVID-19的病死率普遍降低。中国内地稍有不同。因为中国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所以病死率几乎停留在了发病初期的水平(4.88%,不包括无症状感染者)。从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
Nature子刊:反社会行为、酒精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等可能受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与自我调节有关的行为和障碍,如药物使用、反社会行为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被统称为外化行为且具有遗传倾向。这种外化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先前研究显示,外化行为具有高度的遗传性约为80%。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大规模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对外化行为人群进行遗传分析。
这一神秘基因或是“肇事者”
俗话说,“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逐渐变得衰老,并且遭受包括癌症在内的疾病威胁的风险会随之增加。尽管已经了解到,这种现象与构成人体结构及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衰老有关,但是衰老导致疾病发生的具体机制仍是未知数。近日,日本癌症研究基因会的研究人员领衔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ericen
J Int Aids Soc:对抗COVID-19大流行的个人健康行为:来自HIV社会行为科学的教训
COVID-19在许多方面与HIV相似。社会行为科学在阐明个人参与已知有效的HIV预防和治疗工具的背景和因素方面至关重要,从而为正在进行的抗击COVID-19大流行的努力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