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0种可能有效的成熟药物+5种加快研发药物

 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CDE)日前调整了疫情期间的药品注册受理等事项,除防控2019-nCOV感染肺炎等特殊产品的申报可随时联系CDE之外,其他现场注册、签收、申报、咨询等业务将暂停。2月8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的通知》

2020-02-17

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项目申报的通知

近期,为了应对疫情,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发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全文如下: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技攻关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

2020-02-08

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三叶草生物成功表达重组“S-三聚体”疫苗,并证实多例康复病人抗体阳性!

2020年02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三叶草生物制药是一家致力于创新及变革性生物制药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成功表达 “S-三聚体”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2019-nCoV)重组蛋白疫苗,并在成都高新区政府和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大力协助下,用新获得的 “S-三聚体” 抗原在多例病毒感染患者康复后血清中检测到病毒

2020-02-11

中晟全肽:向全球药物研发机构免费开放超大型多肽库,快速推进抗2019-nCoV新药研究

据悉,1月24日,全球首发了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信息,病毒毒株的发现为新药研发确定了靶点。中晟全肽紧急组建了由首席科学家王珠银教授,湖南省“百人”特聘专家、总经理李向群博士等组成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新药研发攻关小组,并确定了新药研发方向:利用公司全球独有的多肽实体库,针对已发布的病毒毒株进行新型冠状病毒多肽药物筛选与研发。目前,中晟全肽已经完成制备约5亿种多肽信息的多肽实体库,拥有一个高通量新药

2020-02-04

“登月计划”首例胰腺癌缓解数据公开!

 4年前,2016年的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上,NantKwest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馨祥(Patrick Soon Shiong)宣布了“Cancer MoonShot 2020”(登月计划),誓言在下一个十年之初遏制癌症。如今,第38届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如约举行,黄馨祥博士带着“登月计划”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展示了PD-L1.

2020-01-16

CAR-T细胞治疗:市场迎新 政策加持 研发突破

 2017年8月,全球迎来首款上市的CAR-T疗法,美国FDA批准诺华的Kymriah用于25岁以下复发难治性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紧接着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距离上一次的CAR-T疗法获批已经过去两个年头,其

2020-01-16

袁隆平推出“袁梦计划” 3年种植耐盐碱地水稻20万亩

 “好吃好吃……”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3日在三亚端着刚刚出锅的“袁蒙大米”吃了起来,连说多个“好吃”。记者与一众参会嘉宾也品尝了这款耐盐碱地水稻大米,口感获得众人称赞。13日,正在三亚工作的袁隆平,在工作间隙与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推出“袁梦计划”,未来3年,在内蒙古兴安盟合作开发耐盐碱地水稻种植20万亩,让当地水稻种植户收入实现翻番。此前,袁隆

2020-01-14

日企研发手术辅助机器人 AI是关键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外科手术领域正迎来智能化大潮,通过人工智能(AI)和机器配合,提高医生诊断水平和手术安全性。美国企业的机器人“达芬奇”一直占据着手术辅助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其专利即将到期的背景下,竞争开始白热化。日本企业奥林巴斯和川崎重工业正在加快研发,索尼也紧盯这一商机。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与全日本的医疗机构一起,正在着手建立世界上

2020-01-10

儿童药、经典名方、中药临床研发将接受真实世界数据

 1月7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指导原则(试行)》。其中,主要包括真实世界研究的相关定义、真实世界数据的来源和适用性、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监管决策、真实世界研究的基本设计、真实世界证据的评价、与审评机构的沟通交流六个部分,并附有相关的词汇表、示例、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和中英文词汇对照四个附件。在2016年12月7日美国

2020-01-08

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新方法

中国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只需抽取几毫升血液就可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新方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收集了801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021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提取的循环肿瘤DNA(ctDNA),从中筛选出9个可用于诊断结直肠癌的甲基化标志物,以及5个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甲基化标志物。循环肿瘤D

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