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单细胞DNA测序揭示微生物“暗物质”
据《自然》杂志网站北京时间7月15日报道,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总物质量的23%由弥漫于其间且肉眼看不见的“暗物质”组成;现在,美国科学家进行了微生物“暗物质”研究,他们用单细胞DNA测序技术对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后发现,微生物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多样,研究同时揭示了不同物种间令人惊奇的关联。
Science:皮肤中的免疫细胞可产生化学物质促发癌症
在这个表皮表层里,可见朗格汉斯细胞(绿色)构成一个细胞网络,延长树突状的进程 日前,刊登在最新一期Science上的一篇论文"Langerhans Cells Facilitate Epithelial DNA Damage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表明,以能探测到皮肤中的外来入侵物而闻名的一组免疫细胞也能通过代谢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挪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
挪威拥有丰富的水能、风能、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天然气出口占欧洲市场20%份额;也是全球第六大水电国家,全国使用电力的99%来自于水电。近年来,挪威大力推动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成为能源输出国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挪威能源产品包括电力、小区供热、取暖油、煤炭、天然气、生物质能源、汽油(柴油)等七类,其中电力消耗约为50%、小区供暖约占1%,其余为石油制品。
Cell Reports:日研究发现导致神经病变性疼痛物质
近日,日本九州大学副教授津田诚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导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是一种编号为IRF8的蛋白质。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 神经病变性疼痛是由于癌症和糖尿病等原因损伤神经而导致的慢性疼痛,患者非常痛苦,甚至穿衣服时轻碰身体,都会非常疼痛。 此前的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脑和脊髓中的小神经胶质细胞过度活跃,会产生使神经兴奋的物质,从而引起疼痛。
J Ecol:丁建清研究组揭示植物入侵性与化学防御物质演化关系
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逃逸了与其协同进化的专食性昆虫但是又面临新的广食性昆虫的取食,所以入侵植物的防御策略在入侵地会发生改变。由于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面临的昆虫取食压力较小,所以将用于防御的资源转移到生长繁殖,从而竞争能力增强(EICA竞争力增强进化假说)。很多研究已经报道了入侵植物防御与生长之间的权衡,发现有些入侵植物的防御能力下降,但是也有很多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
关于报送“含氯氟化碳类物质药用吸入式气雾剂”豁免申请材料等有关事宜的通知
2011年10月24日 发布 各有关省局: 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要求,凡申请必要用途豁免的,必须每年向《议定书》缔约方大会提出申请,经缔约方大会批准后方可生产和消费。我国使用氟氯化碳类物质(CFCs)作为药用辅料的药用吸入式气雾剂(MDI),属于可以申请豁免的范围。
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调试工作进入尾声
生物质塑料:未来饮料包装的环保趋势
据了解,包装材料的可再生性也被食品行业视为开发新品或服务时的最优先考虑因素。自2005年以来,分类回收包装成了消费者经常进行的环保行动。 "在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包装材料是否可再生和环保更加关注,包装的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