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浙大林世贤团队报道脂化修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遗传编码和生物医药应用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了计算机辅助的、模拟天然脂化修饰的非天然氨基酸的设计和遗传编码策略,获得了首个可在活细胞内模拟天然脂化修饰功能的遗传编码脂化非天然氨基酸,为在体解码蛋白质脂化修饰功能和开发长效大分
科研人员发现代谢重编程在肝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肝癌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对于阐明肝癌细胞的代谢调控机制并探索对应靶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郭云蔚教授团队等在
Science子刊:肝脏移植期间HIF-1α对CEACAM1的选择性剪接让肝脏损伤最小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名为CEACAM1的蛋白在肝脏移植过程中保护肝脏免受损伤的作用,从而有可能改善移植结果。但是调节这种保护特性的特征仍不为人知。他们确定了
研究揭示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液-液相分离来影响NHEJ修复效率和肿瘤细胞耐药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发现RNF168的SUMO化修饰促进其在细胞核内液-液相分离(LLPS)的形成,阻碍RNF168被招募到DNA损伤位点,进而下调RNF168对组蛋白H2A的泛素化修饰。
构建仿生膜化人工细胞方面获进展
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因类细胞质的内部环境、选择性富集分子的性质和动态的组装能力,被广泛用作人工细胞(器)进行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无膜细胞器是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它的形成
PNAS:娄继忠/许琛琦/陈伟合作揭示T细胞激活过程中TCR微簇的动态调控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TCR通过内置的基于CD3ε/Lck的一套自编程的聚集以及解聚的机制来调控T细胞激活,从相分离的角度阐释了TCR信号通路敏感性以及快速性的分子机制,并且进一步的丰富了TCR基于Csk的负调
研究发现脯氨酸羟基化修饰调控2型糖尿病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岛大学合作,首次解析脯氨酸羟基化修饰调控2型糖尿病进展的新机制,揭示了脯氨酸羟化酶3(PHD3)通过羟基化增加糖异生关键转录因子CRTC2的核定
科研人员揭示DNA糖基化酶在核小体上的碱基切除机制
DNA的碱基损伤可以发生在染色质化的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所有区域,包括核小体DNA位点。核小体作为天然的屏障会阻碍BER相关蛋白对损伤位点的接触,只有一部分面向溶剂侧的DNA自由暴露。
破译微生物电合成过程中的「黑匣子」,首次实验证实微生物使用的电子来源,有助于推动商业化应用
德国莱布尼茨天然产物研究和感染生物学研究所(Leibniz-HKI)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人员以模型产乙酸菌 Clostridium ljungdahlii 为研究对象,首次通过实验证实,这种细
Revvity发布本土化品牌名“瑞孚迪”,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全新中文品牌名称的发布,不仅更好地融入了中国市场的文化和语境,加强了Revvity本土化形象,也继续锁定了Revvity“以科技之能,突破人类潜能的边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