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研究者们揭示了肥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功能受损全面的分子理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正在被广泛探索,作为几种人类疾病的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探索MSCs治疗复杂肺部疾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全球已有10款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前景可期!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乔治·戴利曾说过:“如果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如今,细胞疗法已经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治疗方式
Nature:浙江大学张国捷团队解密脊椎动物世代间DNA突变界限、父母谁的贡献更多
该研究还分析了物种间生活史特征的差异对突变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物种的性成熟年龄越早,或者每一代的后代数目越多,这个物种生殖细胞的每一代突变率就越低。
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转移/传递治疗潜能背后的机制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能量代谢和细胞活动所必需的,通过氧化磷酸化(OXPHOS)和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为细胞的生理功能提供所需的能量。此外,适当的线粒体功能是控制细胞应激、细胞内稳态和自噬所必需的。
细胞间代谢物交换竟可延长彼此的寿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酵母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当细胞与其他细胞交换代谢产物时,它们的寿命更长。
我国科学家开发监测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讯的技术
监测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间通讯对于理解胚胎发生和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开发了一种用于监测小鼠细胞-细胞动态接触的技术
Meta AI 预测超6亿个蛋白结构,仅用2周时间
但首尔国立大学的计算生物学家 Martin Steinegger 表示,他和合作者已经使用 AlphaFold 来预测大约3000万个宏基因组蛋白质的结构。
Genome Biology:解析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间相互关系及其功能
该研究不仅为植物表观遗传/基因组学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源,而且深入揭示了DNA甲基化在染色质表观修饰可塑性的贡献,并为复杂的表观调控网络在基因组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认知。
CAR-T,CAR-NK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攻克实体瘤的新希望
谈及癌症,人人都十分惶恐,全球范围内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攀升,据统计[1],2020 年全球癌症发病率为 247.5/10 万,死亡率为 127.8/10 万。
Molecular Cancer : PDGFRβ过度激活会促进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致癌进展
研究者发现PDGFRALK/STAT5轴作为恶性肿瘤的助推器,与致癌的β-ALK-STAT3信号级联平行运行,导致更具侵袭性的ALCL疾病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