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Hepatology:科学家建立新的肝内胆管癌小鼠模型,并鉴定到重要癌症发生相关基因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小鼠胆管癌模型,很好地再现了人类胆管癌肿瘤发生,并发现了TNS4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021-04-02

中国学者公布莲基因组数据库

 近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携手研发出破译荷花遗传密码的莲基因组数据库。日前,该数据库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公布,供各国荷花研究人员免费共享。据介绍,水生植物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开花植物之一。研究发现,早在约1.4亿年前蕨类植物和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在北半球许多水域已有莲的分布。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具有悠久的荷花研究传统与历史,目前收

2021-02-19

Nature Genetics:研究人员创建了第一代儿童癌症基因

   基于CRISPR的成人癌症高突变基因筛查正在出现令人兴奋的肿瘤治疗靶点。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功能基因组学方法是否能在儿科癌症中发现新的靶点,因为儿科癌症患者基因很少有突变,而基因突变通常编码被认为是具有挑战性的药物靶点的蛋白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哈佛医学院Dharia, N.V., Kugener, G., Gue

2021-03-24

热带莲和温代莲杂交品种F1织中的偏向等位基因表达研究获进展

    水生植物莲适应不同纬度地理气候而分化为具有不同性状特征的两个生态类型:地下茎细长不膨大的热带莲和地下茎膨大的温带莲。温带莲地下茎膨大成藕是其进化过程中重要的表型创新,膨大的地下茎储存大量淀粉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温带莲顺利越冬。虽然通过转录组学得到一些参与莲藕膨大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但基因调控变异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深入

2021-03-26

科研人员发现了癌症生长中的“基因合作”

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更具有临床意义的MMTV-HER2/MMTV-MED1乳腺肿瘤小鼠模型,发现MED1过表达在介导HER2+肿瘤进展、转移、肿瘤干细胞形成和治疗耐药的恶性表型中的关键作用和分子机制。

2021-03-17

研究发表“基因组编辑助力作物改良和未来农业”综述文章

  通过基因组的定向与特异改造而实现作物的精准设计和培育是作物遗传改良研究的重要问题,基因组编辑有望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策略与途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研究组致力于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创新及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应用的研究。近日,Cell在线发表了高彩霞题为Genome Engineering for Crop Impr

2021-02-20

蚯蚓高质量基因组揭示其全球分布与生态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达尔文在晚年的时候,开启了一段看似平淡却又独特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就是隐伏于地下的蚯蚓,并在1881年出版的《腐殖土的形成和蚯蚓的作用》中得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论断“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它们一样,虽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基于一系列巧妙的实验,达尔文敏锐地发现土壤的形成与蚯蚓的长期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后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蚯蚓

2021-02-19

Science:一项里程碑式研究分析了64个人类基因组的测序结果 有望更好地理解人类遗传多样性!

2021年3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详细介绍了64个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这一参考数据包括来自全球各地的人群,能够更好地反映人类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除了其它应用外,这项研究也能促进科学家们对人类疾病有遗传倾向的特定人群进行研究,并发现更为复杂的遗传突变形式

2021-03-05

研究解析普通小麦亚基因组非对称调控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在The Plant Cell上,在线发表题为An atlas of wheat epigenetic regulatory elements reveals subgenome-divergence in the regulation of developme

2021-02-09

HIV完整无损地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并在那里释放它的基因组

2021年2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海德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对转运到被感染细胞的细胞核的过程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进行了成像。通过成像获得的电子断层图像显示了这种病毒的蛋白包膜通过核孔---细胞核周围膜上的开口,允许分子进出。他们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