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多年生禾本科芒属南荻基因组序列草图绘制完成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韩斌课题组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及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桑涛课题组长期合作,完成了多年生禾本科芒属南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绘制。相关研究成果以Chromosome-scale assembly and analysis of biomass crop Miscanthus lutariori

2021-05-05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揭示CRISPR / Cas9在葡萄上的脱靶效应

  近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王西平课题组题为“Whole genome sequencing reveals rare off-target mutations in CRISPR/Cas9-edited grapevine”的研究论文。青年教师王现行与涂明星博士为该

2021-05-10

因美纳向全球病原体基因组计划捐赠6000万美元测序设备

2021年4月28日,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携手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及其他公共和私营机构,承诺为全球病原体基因组计划捐赠价值6,000万美元的测序设备。该计划是2020年10月宣布的非洲病原体基因组计划(Africa PGI)的扩展,将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全面的病原体基因组网络,在需要帮助的地区构建关键的公共卫生管理能力。

2021-05-07

Nature子刊揭示栽培陆地棉地理分化和纤维品质改良的基因组学基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主导完成了“栽培陆地棉地理分化和纤维品质改良的基因组学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远缘杂交对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的关键分子证据,证实了远缘杂交在棉花育种中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深入解析陆地棉的适应性演化和提升棉花纤维品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

2021-05-05

Nature子刊:对人iPS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开发出一种通用的癌症免疫疗法---CAR iPS-T细胞疗法

2021年5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癌症免疫疗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症。它们因对某些癌症的惊人效果而广为人所知。作为癌症免疫疗法中的一种类型,细胞疗法利用从患者肿瘤中获取的免疫细胞,对它们进行加工以增强它们的抗癌能力,然后将它们灌注回患者体内。然而,目前的临床疗法主要使用患者自身的细胞,从而限制了获得这类治疗方法的患者数量。科学家们正在

2021-05-31

Nat Commun: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A2AR基因缺失可显著增强CAR-T细胞抵抗一系列癌症的疗效

2021年5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一种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疗法的癌症免疫疗法是革命性的,因为它已经产生了非常有效和持久的临床反应。CAR是一种工程化的合成受体,其功能是重新引导淋巴细胞(最常见的是T细胞)识别和消除表达特定靶抗原的细胞。CAR与细胞表面上表达的靶抗原的结合不依赖于MHC 受体,从而导致强有力的T细胞活化

2021-05-31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揭示陆地棉地理分化和纤维品质改良的基因组学基础

  陆地棉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是环境适应性最高的栽培棉种。棉花育种专家很早就发现陆地棉存在不同的生态型,然而对这些不同的生态型形成的机制却完全不了解。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陆地棉的纤维品质直接决定了其经济价值。解析陆地棉纤维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可以为优质棉花生长改良提供理论信息。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雄明研究团队分析了超过30

2021-05-06

Nature:揭示体细胞基因组编辑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21年4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遗传因素导致了大多数类型的人类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恶性疾病。因此,生物医学科学的一个长期目标是开发一种手段来修改患者体内的基因组,以校正致病突变,使入侵病原体的基因组失效,使免疫细胞攻击肿瘤,并使无数其他治疗机会得以实现。在某些情况下,基因添加可以具有治疗价值,而且基因疗法正在经历越来越多的成功。

2021-04-13

转录因子调控原钙粘蛋白三维基因组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比较生物医学中心教授吴强团队以“Mechanism of REST/NRSF Regulation of Clustered Protocadherin Alpha Genes”为题目的最新成果,揭示了转录因子REST结合DNA模式和调控原钙粘蛋

2021-04-16

山葡萄基因组及耐寒机制研究获进展

  山葡萄是一种在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的野生葡萄,能在-30℃以下的极端低温下安全越冬,具有极高的耐寒性,是葡萄抗寒育种的理想材料。受到高杂合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与山葡萄基因组的研究尚不深入,对其高寒冷耐受性的机制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葡萄与葡萄酒研发团队联合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福建农林大学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绘制了山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