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ecular Cancer:暨南大学张灏团队在唾液中发现食管踪迹!

食管是全球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七,症死亡率排名第六的恶性肿瘤,已经导致了极大的医疗和经济压力,其中90%的食管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ESCC)。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处于进展期,并伴随淋巴结转移,这导致ESCC的5年生存率大约只有20%[1–3]。早期发现和诊断ESCC,是防治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液体活检在非侵入性症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它主要基于来自

2022-03-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和卵巢之间或存在一定的遗传关联性!

来自昆士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上皮性卵巢之间或许存在一定的遗传关联性,这或许就能促进其识别出用于开发新型疗法的潜在药物靶点,并增加对上述两种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

2022-03-20

Cancer Epidemiology,Biomarkers & Prevention :个子高增加患风险

  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症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密切相关,全球症发病率不断增长,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身高,是很多“小个子”的人心中一生的痛,很多人用了各种方式都希望自己再长高几厘米。但是,身高真的是越高越好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症研究协会旗下期刊 Cancer Epidem

2022-03-07

基石药业PD-1抗体nofazinlimab(CS1003)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的国际多中心注册研究成功达成预设患者入组目标

3月18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2616.HK)宣布,其PD-1抗体nofazinlimab (CS1003) 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HCC)患者的国际多中心III期注册性研究CS1003-305成功达成预设患者入组目标。

2022-03-18

Molecular Cancer:中南大学熊炜团队发现环状RNA促进鼻咽恶性进展新机制

鼻咽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很难发现,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发生了肿瘤转移。环状RNA(circRNA)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非编码RNA,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状RNA广泛参与了鼻咽的发病过程。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熊炜教授团队在 Molecular Cancer 期刊发表了题为:Splicing factor derived c

2022-03-05

聚力支持卵巢患者克服五年生存挑战,妇女节当日启动“5的奇迹”公益项目

卵巢治疗较为复杂,是一场长期攻坚战,需在提高规范化诊疗意识的同时建立全病程管理认知,才能有效提升患者获益。

2022-03-08

2022全国两会专家热议宫颈防治:探索多元化HPV疫苗接种新模式

探索健康城市创新模式 助力实现消除宫颈目标

2022-03-04

Nature Communications:HPV并非宫颈唯一元凶?沙眼衣原体亦是帮凶

  宫颈黏膜是抵御病原体侵入女性上部生殖道的保护屏障,经常受到入侵病原体和生态失调的挑战。宫颈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仅次于乳腺的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症杀手」。我国每年新发宫颈患者约 13.2 万人,约占世界宫颈新发病例总数的一半,而死于宫颈的患者多达 5.3 万人。宫颈严重威胁着我国女性的健康。众所周知,HPV 是促进宫

2022-03-02

CANCER CELL:探索预测肝细胞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的共刺激分子基因

近段时间空军西京医院消化疾病研究所的一个团队针对共刺激分子相关基因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明确其在HCC(肝细胞)的作用。

2022-03-02

BMC Medicine :牛津大学研究揭示少吃肉,少得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症负担数据【1】。2020年全球新发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男性1006万例,女性923万例;2020年全球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男性553万例,女性443万例。乳腺、肺、结直肠、前列腺、胃、肝、宫颈、食管、甲状腺、膀胱,这10种症位居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