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ed Pharmacother:多模态单细胞技术助力药物筛选新发现
本研究构建携带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S308X无义突变的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气道类器官,结合多模态单细胞技术,揭示疾病炎症机制,筛选出氯沙坦等潜在药物,为相关囊性纤维化治疗提供新方向。
NEJM:新型药物组合或能增加PIK3CA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这些结果支持了这种精准肿瘤学方法的有效性,尤其是在那些疾病特征表明预后不良的患者中,早期和快速的疾病控制对于实现更好的长期结果至关重要。
新型芯片揭秘药物颗粒与细菌穿越黏液的动态博弈,厚度逼近真实生理环境
本研究开发人类介观流体小肠芯片,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使黏液层厚达50 μm,发现纳米颗粒转运具尺寸依赖性,细菌可在黏液层移动并接触上皮,该模型为研究黏膜屏障互作提供新工具。
Front Cell Dev Biol:小肠类器官模型的分化状态或会影响对机体药物诱导毒性的预测,为改进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新视角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用于进行肠道毒性测试的类器官的分化状态会对最终得出的结论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模型和解释预测毒性的安全阈值时应该予以考虑。
Science子刊:靶向uPAR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有望治疗胰腺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丹麦国家教学研究医院和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技术,在开发胰腺癌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小分子药物模拟低氧环境,创新疗法缓解大脑损伤、肌肉无力
根据研究团队新近发表在《细胞》上的论文,他们找到了一种名为HypoxyStat的小分子,能够改变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从而复制低氧疗法对细胞的影响。
第三届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物器械创新研发大会隆重开幕
4月26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指导,中国药促会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糖尿病专委会”)主办,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防控分会协办的第三届
予路乾行AI技术助力博瑞医药打造新一代代谢干预药物BGM1812
2025年7月,由博瑞医药联合AI药物设计平台予路乾行共同开发的候选药物BGM1812,正式发表于国际药物化学权威期刊《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作为一款AMY3R与C
Nature Methods:药物发现的“大航海时代”!CIGS数据库或将成为新药研发的“超级加速器”
从CIGS数据库中的一个意外发现出发,研究人员成功揭示了女贞苷的现代身份——一个新的、可以直接结合并抑制BRD4功能的活性分子。这个案例完美地展示了CIGS数据库作为“创新引擎”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