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张志文/李亚平/张翱合作开发智能仿生递药系统,改善肿瘤免疫治疗
该研究设计合成了酸敏感两亲性聚合物(PEG-PDPA)以及酶敏感吉西他滨前药(C14-Gem)并制备成胶束;通过巨噬细胞膜的覆盖制备成MNGs。
吴一龙/钟文昭团队发现,免疫+化疗新辅助治疗方案,或同样适合驱动基因阳性肺癌患者
PD-1/L1抑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肺癌中,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治疗中的优势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关键临床III期研究CheckMate-816,有力证实了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
Nature系列综述:上海交大覃文新/王存团队总结进展期肝癌的治疗前景
该综述全面总结了当前进展期肝癌临床治疗及临床前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对肝癌研究的瓶颈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和思考。
PNAS Nexus:研究人员开发了果蝇尤文肉瘤的研究模型
尤文肉瘤是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第二常见的骨肿瘤。这种疾病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治疗仍仅限于手术、放疗和化疗。转移性或复发性尤文肉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非常低。
Antioxidants | 扬州大学包文斌教授团队发现组蛋白修饰在调控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诱导细胞损伤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MLL1调控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细胞毒性的分子机制,为解决呕吐毒素引起的猪肠道损伤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华中科技大学相文佩团队建立卵巢组织移植新方法,为保护女性生育能力提供新策略
该研究针对女性生育力保护领域难点——卵巢组织移植移植后卵泡大量丢失、组织存活困难的关键问题,创新性的与材料工程学结合,建立了卵巢组织移植新方法。
从学钢琴到研究大脑,李文渝连获两项诺奖级科学大奖,她的成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希望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展独立研究以来,李文渝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发现。截至目前,她的论文总被引用数超过190000次,H指数高达217,单篇被引用次数超过1000的论文就多达24篇
陈文标团队揭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参与营养过剩诱导胰岛β细胞死亡过程的新机制
在二型糖尿病中,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协同调控胰岛β细胞死亡的机制,为治疗二型糖尿病及减缓病情恶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围手术期非小细胞肺癌国际专家诊疗共识》正式发布,一文get要点!
该《共识》汇聚了海内外四十余位多学科肺癌领域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以围手术期NSCLC循证医学为基础,深耕细作,历经淬炼沉淀,对围手术期靶向及免疫领域重要研究进修了梳理,提出围手术期精准治疗相关建议。
Nature子刊:浙大易文/周如鸿合作揭示糖基化调控胰腺癌新机制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确诊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代谢的改变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产生其快速增殖所需的物质、能量以及氧化还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