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ucleic Acids Res:脂滴新研究模式的建立及微生物能源的开发

2013年10月,《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我所刘平生研究员课题组产油菌的研究工作,题目为“Integrated omics study delineates the dynamics of lipid droplets in Rhodococcus opacus PD630”。 由于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迫使生物燃料开发的迅猛发展。

2013-10-25

天津工生所在生物质糖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每年产量大约为1.5-2.0×1012吨。其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约占70%-80%。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木糖等可溶性的糖稀,这些糖类化合物可通过化学或生物转化的方法生产燃料乙醇和氢,以及各种碳基化合物,如甘油、乳酸、氨基酸、多元醇、二元酸等高值生物基产品。

2012-03-09

生物质塑料:未来饮料包装的环保趋势

据了解,包装材料的可再生性也被食品行业视为开发新品或服务时的最优先考虑因素。自2005年以来,分类回收包装成了消费者经常进行的环保行动。 "在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对包装材料是否可再生和环保更加关注,包装的可回

2014-07-28

生物质能发展 政策是否给力是关键

生物谷-BIOONNEWS 2011年11月28日上海讯 多技术的综合组合运用将会是实现生物质能发展的未来。再过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领能源利用的半壁江山,生物质能将占到可再生能源的30%。那时,生物质能将成为最便宜最有竞争力的能源之一。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袁振宏在2011中国国际生物质能产业大会上表示。

2011-11-29

中国治霾有望 生物质固气复合燃烧技术通过鉴定

如何根治雾霾“元凶”,实现秸秆能源化替代燃煤?近日,中小型锅炉抗结渣造粒生物质固气复合燃烧技术的出现有效攻克了这一难题。

2015-02-16

PECS:方真等固体酸介导的低温生物质水解研究获进展

固体酸介导的低温生物质水解过程 近日,国际能源期刊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在线刊登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的综述文章“Solid acid mediated hydrolysis of biomass for producing biofuel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固体酸介导的低温生物质水解研究中获得的进展。

2012-11-18

中科院水生所召开微藻生物能源研讨会

为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11月3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召开“十二五”规划“三个突破”之一“微藻生物能源重大理论问题和核心技术”研讨会。所领导赵进东、胡征宇、徐旭东以及相关学科组的专家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1-11-16

欧盟启动合作研究藻类生物能源计划

欧盟日前宣布了一项合作研究藻类生物能源计划(Energetic Algae,EnAlgae),汇集了欧洲多家研究机构,开展为期4年半的藻类生物能源研究,项目经费达到1400万欧元。其目的是解决目前西北欧缺乏巨藻和微藻生产率信息的问题,EnAlgae将建立一系列中试规模的海藻农场和微藻养殖设施,以提供评估藻类生物能源生产率所需的信息。

201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