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垃圾里可研制出石油替代品-南林大生物质资源研究出新成果
如今,汽车走入了千家万户,汽车业迅猛发展,使得石油资源过度开采,储存量迅速减少。有专家预计,全球将在30—40年之后,石油将使用殆尽。寻找替代石油的资源,成了政府、社会、老百姓,尤其是有关专家非常关注的问题。11月7日,在第四届国际制浆造纸与生物技术国际会议上,南林大金永灿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车用燃料生物乙醇生产技术。
日本政府设立生物质发电新目标
日本政府6日通过“生物质事业化战略”,提出到2020年使生物质发电量占全国家庭用电比例5%的新目标。 战略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要达到130亿千瓦时,可为约280万个家庭提供电力。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后将把燃料液体化、直接燃烧等4项技术的产业化作为研发的重点,以便能使林地间伐木材、废弃食品、家畜排泄物等都成为发电的原材料。 战略还设定了每种发电原料到2020年的利用率目标。
欧盟生物能源发展迅速
2012年11月13日,欧洲生物质能源协会(AEBIOM)发布了年度统计报告《2012欧洲生物能源展望》,对欧洲能源现状和生物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援引欧洲统计局2012年的最新数据指出,2010年欧盟自身能源产量仅为8.3亿吨石油当量,而能源净进口达9.53亿吨石油当量,能源消费总量达17.59亿吨石油当量。欧盟能源产量仅能满足其能源需求的48%。
欧盟生物能源发展迅速
2012年11月13日,欧洲生物质能源协会(AEBIOM)发布了年度统计报告《2012欧洲生物能源展望》,对欧洲能源现状和生物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援引欧洲统计局2012年的最新数据指出,2010年欧盟自身能源产量仅为8.3亿吨石油当量,而能源净进口达9.53亿吨石油当量,能源消费总量达17.59亿吨石油当量。欧盟能源产量仅能满足其能源需求的48%。
广西非粮生物质能源重大科技专项启动
近日,广西非粮生物质能源重大科技专项暨广西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仪式在广西科学院举行,这标志着广西“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为实现广西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广西“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由广西科学院牵头起草“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
氨作为生物燃料提供能源 荷兰研究用尿液废水发电
新华社荷兰代尔夫特10月8日电 排尿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需,无可避免。尽管这些尿液在多数人眼中只是无法利用的废弃物,但在荷兰研究人员看来,人们每次排尿之后能得到大约300毫升的尿液,这可以使一个灯泡持续2个小时发光。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赫里什克希·帕特尔教授日前向记者介绍说,利用尿液发电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搜集尿液中的氨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
Nature:单细胞DNA测序揭示微生物“暗物质”
据《自然》杂志网站北京时间7月15日报道,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总物质量的23%由弥漫于其间且肉眼看不见的“暗物质”组成;现在,美国科学家进行了微生物“暗物质”研究,他们用单细胞DNA测序技术对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后发现,微生物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多样,研究同时揭示了不同物种间令人惊奇的关联。
发展非粮生物能源,避免“与人争粮”
根据新华网7月11日报道,第五届东盟与中日韩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议11日在哈尔滨落幕。与会官员、专家表示,在“10+3”框架下,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首先保障粮食安全,然后再考虑发展可持续的生物能源,不能出现“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情况。
挪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
挪威拥有丰富的水能、风能、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天然气出口占欧洲市场20%份额;也是全球第六大水电国家,全国使用电力的99%来自于水电。近年来,挪威大力推动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成为能源输出国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挪威能源产品包括电力、小区供热、取暖油、煤炭、天然气、生物质能源、汽油(柴油)等七类,其中电力消耗约为50%、小区供暖约占1%,其余为石油制品。
丹麦新能源协议刺激生物沼气生产
哥本哈根投促局网站5月3日消息,据丹国营网站energinet.dk的调查显示,丹议会今年3月就能源政策达成的新协议将刺激其国内生物沼气产业。接受该项调查的生物沼气生产商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将增加50%的产量,80%表示将增加投资并扩招员工。根据新的能源协议,丹政府给予生物沼气项目的财政资助将由目前的20%增至30%。此外,丹政府还将采取多项措施保证生产生物沼气在经济上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