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工程学报》出版2013年“生物能源专刊”

生物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部分石化能源,有望缓解能源供给中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3月25日,《生物工程学报》结合第6届国际生物能源会议出版了2013年"生物能源专刊"。2013 年“生物能源”专刊包括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报道了我国生物能源专家学者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微生物油脂、生物燃料标准、航空生物燃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3-03-27

山东乐陵10万吨生物质能源项目开工

3月16日,胜利油田长安集团投资10亿元的乐陵10万吨生物质能源产业园项目开工。 该项目年底前建成,引进德国生物气生产技术和清华大学固态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技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主要生产生物乙醇、生物气、有机肥料、二氧化碳等产品。该集团规划打造全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循环能源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可消耗农作物秸秆1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5亿元。

2013-04-23

“百座亿方”生物质燃气科技工程实施方案研讨会

为推动和落实“百座亿方”生物质燃气科技工程的实施,科技部社会发展司资源环境处,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源环境处,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辽宁能源所等单位的专家和过程工程所相关研究人员,于3月29日在过程工程所召开了“百座亿方”生物质燃气科技工程实施方案研讨会。

2013-04-03

迪森股份签署生物质燃气节能减排项目框架协议

迪森股份4月24日晚公告称,公司23日与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签署《生物质燃气节能减排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拟将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打造成可再生、低能耗、高产值的低碳环保型循环经济工业园。 合作模式方面,双方拟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出资占股80%。

2013-05-08

倡导发展生物质能源,龙力生物参加中丹生物质能源研讨会

4月22日,由丹麦创新中心与丹麦投资局举办的中丹生物质能源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加强中国和丹麦在生物质能领域中的科研合作,并且为双方在技术转让和项目合作中的潜在机会搭建沟通的平台。为了解国内外同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便于企业能源发展战略定位,龙力生物董事长程少博与研发中心总监肖林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3-05-08

诺奖得主Hartmut Michel:生物燃料并非理想能源

HartmutMichel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在对有关生物燃料的炒作感到忍无可忍后,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开始努力说服人们:从产出来看,生物燃料是没有意义的,通过光伏电池来利用太阳能才是正道。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HartmutMichel教授 生物燃料常常被描述为零二氧化碳排放、用来对抗全球变暖的理想武器,被吹捧为是减少全球对化石燃料依赖的解决方案。

2013-05-03

农林牧渔行业:生物能源企业柳暗花明

近日国务院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将生物产业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认为目前生物产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研发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创新不足,因此要想成为战略性产业,我们认为必须在各个细分领域内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有规模效益,研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撑,在生物农业方面我们认为生物能源的发展空间最大,重点推荐中粮生化和龙力生物。

2013-01-29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动力锂电池隔膜

在中科院“百人计划”、科技部“863”储能电池重大专项、山东省杰青基金和青岛市重点实验室等攻关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与储能系统团队历经3年多的科研攻关,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动力锂电池隔膜,并达到中试生产规模。

2012-11-19

杭世珺:污泥生物质利用前景巨大

污泥“变废为宝”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如何真正实现城镇污水厂污泥的能源化利用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2012(第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中国水网顾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就这一问题与参会者展开探讨。

2012-09-27

全国首座生物质天然气加气站在湖北省投运

污泥经过处理后也能变成汽车能源。9月18日,全国首座生物质天然气加气站在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投入商业运营。自运营以来,平均每天有100多辆出租车和公交车前来加气,日售气量约4000立方米。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如何处理一直是个难题。随着襄阳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处置示范项目的投入运营,这一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201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