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千面新原力:千名科学家及企业家共话生物医药未来

孩子们。担当着行动教育基金会,健新原力董事长、图书《大健康通识课》的作者余国良博士以及图书出品公司悦海传媒将在新原力论坛的平台上,进行公益售书捐赠仪式。余国良博士承诺将其所得版权全部捐赠给“班班有个图书角”青少年阅读公益项目。出品人于丽娜女士承诺每销售一本图书也将代表出品机构向同一公益机构捐款1元。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覃树勇与百华协会前主席兼公益负责人

2020-11-16

研究获得感磁微生物起源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新认识

自然界中微生物、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生物可以感应并利用地磁场进行定向和导航,但学界尚未解决生物感磁的起源和演化问题。趋磁细菌是一类研究较为深入的感磁生物,它们在细胞内合成纳米级、生物膜包被、链状排列的铁磁性颗粒——磁小体,磁小体的主要功能和磁罗盘类似,可帮助这类微生物进行感磁定向。趋磁细菌是地球上已知出现最早的感磁生物,是研究生物感磁起源和演化的突破

2020-11-23

2020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苏州开幕

 2020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3日在苏州开幕。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等出席大会并致辞,“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作为本次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以视频致辞方式参会,30余位生物技术领域院士以及来自科研机构、协会的专家、学者等共计2000余人齐聚苏州,共话中国生物技术创新与发展。2020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苏州市人民

2020-11-08

2020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 暨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峰会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面对“双区”建设利好叠加,深圳市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2020年1月,深圳发布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1+3”重磅政策文件,大力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等研发制造,致力于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明确指出打造以坪

2020-11-10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的发育功能,及其与微生物的关联!

2020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 MAIT细胞)是一组在进化上保守的T细胞亚群,其能通过T细胞受体(TCR)介导的对维生素B2生物合成途径衍生的代谢产物的识别来对大多数细菌产生反应;微生物群落衍生的信号会影响MAIT细胞生物学的所有阶段,包括特定

2020-11-22

杰克森实验室与北京北方艾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在华成立合资公司  该合作旨在促进国内研究人员更方便快速的获取高品质小鼠模型相关服务

美国缅因州巴港,中国北京——杰克森实验室(JAX),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非盈利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与北京北方艾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nitech)今日宣布双方已经成立了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的法人实体为杰克森艾特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为杰克森实验室的控股子公司,该公司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高品质的JAX®小鼠,并将利用先进的和基因多样

2020-12-01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遗传病结构变异中的检测应用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且病种多,发病率高等特点,基因组变异主要分为SNV(单碱基变异)、Indel、结构变异(SVs)三大类。其中结构变异(SVs)通常指基因组上大的序列变化和位置关系变化,包括长度在50bp以上的长片段序列插入或者删除、串联重复、染色体倒位、染色体内部或染色

2020-11-15

科研人员发表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展望文章

 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II区荧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荧光 (400-900nm) 面临的强组织吸收、散射及自发荧光干扰,在活体成像中可实现更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时间、空间分辨率,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活体荧光影像技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

2020-11-12

提升我国真菌病诊断检测能力,辉瑞中国丹娜生物宣布战略合作

 2020年11月8日,为积极应对我国近年真菌感染带来的临床挑战、切实提升我国真菌病检测能力,辉瑞中国和丹娜生物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宣布双方将正式启动战略合作,并宣布双方将从“推动医疗机构真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机构临床医师和临床微生物人员对真菌病的诊断和检测能力”、“提高临床微生物人员参与真菌病诊治的实践能力”三个维度着手,结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