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或发现I型糖尿病最早生物标记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美国科学家或许发现了I型糖尿病最早的生物标志物。这一发现将可以帮助延缓该疾病的发病时间。I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破坏胰腺中β细胞,造成胰岛素绝对不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I型糖尿病发病隐匿,待确诊时,该疾病已潜伏发作一段时间了。如何早期发现高风险患者的患病迹象,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在Science Immunology杂

2019-10-15

研究发现PANDAS复合在piRNA调控异染色质形成的分子机制

 转座子(transposon)由冷泉港实验室Barbara McClintock(诺贝尔奖)首先在玉米中发现。转座子又被称为“跳跃基因”,类似于内源性病毒,能够在宿主基因组中“复制和粘贴”自己的DNA,以达到其自我“繁殖”的目的。转座子的“跳跃”可能会产生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导致动物不孕不育。有多种调控机制沉默转座元件并维持基因组完整性,例如组蛋白修饰和DNA的甲基化等。为了抵抗转座子,

2019-10-08

Nat Med:科学家成功鉴别出1178个生物标志 或有望帮助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疾病进展

2019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男性基因组中鉴别出了1178个生物标志物,其或能帮助有效预测男性机体前列腺癌生长的趋势,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男性前列腺癌进展的线索或许在其遗传性DNA中。图片来源:UCLA Health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对一种名为DNA甲基化的

2019-10-10

Neoplasia:尿液生物标志有助于非侵入性前列腺癌诊断

2019年10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Vattikuti泌尿外科研究所的副研究员Nallasivam Palanisamy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前列腺癌发生过程中,一种名为KLK4的编码蛋白的基因和另外一种名为KLKP1的假基因存在“融合”现象。由于可以在前列腺癌患者的尿液样本中检测到这种独特的生物标记物,从而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 目前,前列腺特异性

2019-10-03

2019麦克阿瑟天才奖出炉 5位生物学家上榜

 日前,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公布了2019年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的获奖名单。今年总计有26位杰出人士获奖,其中5位从事生命科学领域工作的科学家获此殊荣。麦克阿瑟奖又被称为“麦克阿瑟天才奖”,旨在表彰和鼓励个人的创造力。今年基金会总裁John Palfrey先生评价道:“从解决气候变化的后果到进一步理解人类行为,到融合不同形

2019-09-27

多篇文章解读癌症生物标志研究新发现!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科学家们近期发表的多篇研究成果,重点聚焦他们在癌症生物标志物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1】Nat Commun:microRNA甲基化或能作为指示癌症发生的强大生物标志物doi:10.1038/s41467-019-11826-1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大阪大学的科

2019-09-21

Diabetologia:科学家们发现I型糖尿病的新型生物标志

2019年9月21日 讯/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芬兰图尔库生物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血液中存在一种指征1型糖尿病的新生物标志物。新发现可能有助于了解该疾病的早期发病机理。在15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中,芬兰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此外,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儿童群体的该疾病患病率也正在不断提高。(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使用最新的代谢组学方法,图尔库生物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

2019-09-21

我国科学家通过智能大数据平台发现鼻咽癌动态风险评估分子标志

 我国是鼻咽癌第一大国,全球近一半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由于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70%以上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五年生存率不到80%。利用合适的分子标记物指导危险分层,精准提高患者疗效,一直是全世界学者研究的重点。其中,血浆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是鼻咽坏死肿瘤细胞释放入血的一种循环DNA,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准确检测,

2019-09-19

研究揭示代谢组生物标记与肾功能下降及高尿酸发病风险的关联关系

 最近,国际临床医学研究期刊《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和《关节炎护理与研究》(Arthritis Care & Research)先后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林旭研究组和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曾嵘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系列研究成果。首次在人群队列中揭示了特定氨

2019-09-14

Nature:中国科学家利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成功揭示T细胞受体复合分子结构

2019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利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single-particle cryogenic electron microscopy)对人类T细胞受体复合物进行了研究。图片来源:NIAIDT细胞主要扮演着在机体感染过程中发挥免疫反应的角色,此前研究结果表明,

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