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研究发现影响苜蓿非生物胁迫关键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影响蒺藜苜蓿和紫花苜蓿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关键CBL-CIPK家族基因,为牧草抗逆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据团队首席庞永珍研究员

2021-06-09

聚焦医疗数字化创新,孵化产业新生态  赛诺菲成功举办DTx主题研讨会及初创企业展示日活动

 2021年6月15日,中国上海——全球领先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旗下的数字化医疗创新平台——极创联盟(Innovation Hub),成功举行“DTx赋能的未来患者数字化护理时代”研讨会,并为医疗数字化初创企业设置企业展示日(Demo Day)活动。来自医疗数字化领域的资深从业者及新生代企业代表们在活动上先后分享了他们对前沿医疗科技成果及未来趋势的思

2021-06-21

研究揭示碱胁迫降低燕麦叶绿素含量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揭示了碱处理抑制燕麦叶绿素积累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土地盐碱化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其中碱胁迫对作物产量的抑制作用高于盐胁迫,危害性更强,然而这种内在原因仍不是很清楚。燕麦作为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优势

2021-05-12

放线菌生命暗物质的生态功能与进化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放线菌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极为密切的微生物类群,其强大的代谢活性为人们所共识。目前对可培养放线菌资源和次级代谢产物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多,但对放线菌生命暗物质的研究相对匮乏。对于放线菌生命暗物质的研究,将为人们打开另一扇放线菌知识的大门,帮助人们揭开放线菌生命暗物质的神秘面纱,同时对积累放线菌遗传信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文均教授课题组研究表明

2021-05-09

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高温胁迫诱发的早衰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累积,然而目前,学界关于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仍缺乏系统认识。此外,作为细胞内源计时机制的生物钟在调节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尚不清楚其是否参与调控高温胁迫诱导衰老的进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雷课题组此前发现,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

2021-04-17

研究发现氮富集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固存新机制

大气氮(N)沉降显着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土壤团聚体在土壤结构稳定和土壤有机碳碳固持中起重要作用。尽管对N素富集影响植物非根际土壤碳动态变化的研究较多,但土壤团聚体对N素富集的响应及其对有机碳固存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博士侯恩庆在研究员旷远文的指导下,联合南京大学科研人员,分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76个N添加实验数据,评估了

2021-05-09

研究揭示水生植物莲两生态型间表型适应性分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特色水生经济植物莲其自然分布区包括两种分别适应高低纬度气候环境的生态型:温带型(亚洲高纬度温带及寒带)和热带型(亚洲及澳大利亚北部低纬度热带)。莲的地下茎俗称藕或藕带,是区分温带型(地下茎膨大成藕,具有明显的年生长发育周期)和热带型莲(地下茎鞭状不膨大,常年无明显停顿生长)的重要器官,其表型分化体现了莲表型对不同纬度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进化。DNA甲基化修饰是一

2021-05-09

候鸟禽流感病毒生态特征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建军、刘翟团队,在长江流域越冬候鸟禽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Ecology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migratory birds wintering within the Yangtze River wetlan

2021-04-25

Stem Cells:衰老生态位可使造血干细胞的“返老还童”?

年轻的造血干细胞,当移植到一个年老的骨髓环境中时,确实会显示出老的造血干细胞的特征。这表明衰老生态位对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有很强的影响。根据这一概念,本研究发现老年骨髓生态位中分泌的细胞因子骨桥蛋白(OPN)水平的下降,是年轻造血干细胞衰老的标志。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衰老生态位是否可能影响返老还童的造血干细胞的年轻样功能。

2021-04-21

ADDADM:牙龈细菌的生态失衡或与阿尔兹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直接相关

2021年4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脑中β淀粉样斑块(Aβ)和tau神经纤维缠结的病理学积累是阿尔兹海默病(AD)的核心病理学特征,研究人员推测,大脑的淀粉样蛋白沉积或许是阿尔兹海默病的首个病理学特征,其开始于临床前阶段,而且早于认知功能障碍和tau蛋白缠结积累几十年。大脑淀粉样病变发展的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因为其发病机制涉及了

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