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候鸟禽流感病毒生态特征研究取得进展

  1. 病毒

来源:武汉病毒所 2021-04-25 12:29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建军、刘翟团队,在长江流域越冬候鸟禽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Ecology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migratory birds wintering within the Yangtze River wetlan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建军、刘翟团队,在长江流域越冬候鸟禽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Ecology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migratory birds wintering within the Yangtze River wetlands为题,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上。

禽流感病毒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危害家禽养殖业,甚至威胁人类健康。相关科学问题如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的遗传演化规律、鸟类迁徙过程中病毒跨境传播的热点区域及关键要素,以及病毒从候鸟/家禽界面双向溢出形成条件及爆发风险等鲜有长期研究。我国被多条候鸟迁徙路线覆盖。每年有大量候鸟在我国越冬、繁殖和过境,候鸟的集中出现增加了禽流感传播和流行的风险。在我国重点区域开展候鸟禽流感病毒监测,将有助于掌握病毒在候鸟中的流行特征与遗传变异规律,提升预警和防控水平。

自2013年,武汉病毒所研究团队与湖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洪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合作,对长江流域越冬候鸟中的禽流感病毒进行了长期监测。2013年至2017年,该团队在长江流域重要越冬湿地采集8000多份样本,分离出122株禽流感病毒。对这些毒株的分析表明,长江流域越冬候鸟中禽流感病毒具有多样性,监测到8种HA和8种NA亚型,以及18种HA-NA亚型组合的禽流感病毒(图1)。(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