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免疫》:科学家发现,CNTN4-APP竟是抑制T细胞抗癌免疫的信号通路!

研究者们分析了胃癌、肺癌等常见实体瘤患者的数据,证实CNTN4表达水平与免疫激活标志物(GZMB、CXCL9/10等)及接受免疫治疗患者的生存预后大多呈负相关性,APP表达水平也与患者治疗应答有关。

2024-11-03

Immunity:表观遗传研究揭示“跳跃基因”或能支持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功能

本文研究结果扩大了科学家们对免疫组织驻留机制的理解,并在揭示器官特异性的免疫干预机制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24-08-13

Cell Metabolism | 营养素影响胰岛素分泌的蛋白质组密码

这项研究在人胰岛中确定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三种营养素的胰岛素分泌反应,搭建了在线数据平台:www.humanlislands.com作为胰岛深层表型网络资源。

2024-08-12

《自然·遗传》:是敌还是友?科学家找到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抗癌新靶点

MEN1基因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依赖于宿主的免疫环境,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表现出在不同免疫环境下的促癌和抑癌双重功能,这种现象为理解肿瘤微环境对基因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10-11

研究发现精准诊断帕金森病等α-突触核蛋白病的新型生物标记物

研究不仅为α-突触核蛋白病早期诊断、前驱期预警和进展检测提供了精准、快速、经济的诊断标志物,而且为研究这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8-22

Cancer Biol Med:清华团队运用多组+AI,揭秘胃癌演进,开启个性化治疗新时代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利用AI和多组学研究阐明胃部炎症所诱导的肿瘤发生背后的复杂途径,这项研究预示着癌症早期发现和个体化医学研究的新时代。

2024-08-20

Nature|中瑞科研团队合作发表全球最大规模结直肠癌多组研究

2024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组学与智慧医疗中心联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华大基因等机构在

2024-08-09

从蛋白质组揭秘其多维治疗潜力

这项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司美格鲁肽的药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还展示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疾病机制研究及药物开发中的巨大潜力。

2025-01-08

《分子精神病》:大脑谷氨酸受体AMPAR变化或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新诊断靶点!

研究人员证实,谷氨酸能突触功能障碍的脑区会影响精神分裂症的疾病严重性。

2024-11-02

空间组数据解析肿瘤微环境的异质图学习方法

该研究提出了名为stKeep的新模型。该模型构建了三种不同节点即细胞/spot、基因和肿瘤区域以及八种连接关系的异构图模型,用于刻画肿瘤微环境。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