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cological Indicators:森林演替的生态记忆量化评估体系的建立

在没有强烈外力干扰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地段上的森林会依次出现不同的群落类型的演变,此即为森林演替。森林演替研究是森林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实践上掌握森林的演替规律可以更好地管理森林并发挥森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记忆是指生态系统受到干扰破坏后,系统残余资源所包含信息的综合,它既呈现了系统过去所受的干扰,也反映出系统的目前状态及其未来走向。

2013-07-05

Ecological Indicators:华南植物园建立森林演替的生态记忆量化评估体系

在没有强烈外力干扰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地段上的森林会依次出现不同的群落类型的演变,此即为森林演替。森林演替研究是森林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实践上掌握森林的演替规律可以更好地管理森林并发挥森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记忆是指生态系统受到干扰破坏后,系统残余资源所包含信息的综合,它既呈现了系统过去所受的干扰,也反映出系统的目前状态及其未来走向。

2013-07-04

贵州省副省长何力考察中科院普定生态

6月15日,贵州省副省长何力、贵州省科技厅厅长陈坚一行到中科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普定站)进行考察。 何力一行首先走访了普定站主站址大楼。李世杰向何力一行简要介绍了中科院地化所及普定站基本情况。王世杰则就普定站的定位、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前运行情况以及未来建设目标等作了详细的汇报。

2013-06-18

Nature:入侵性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入侵性植物能迅速改变生态系统功能,对原本在当地的物种造成损害。

2013-11-28

Oecologia: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取得新进展

植物叶片同位素15N自然丰度值(δ15N)受氮循环的多个过程及相互作用的影响,能够综合反映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特征,如开放程度和可利用N状态。大量研究发现,热带和亚热带相对于温带和北方森林氮更为富足,其生态系统氮周转和循环较快。热带亚热带森林植物叶片和土壤δ15N比温带森林的较高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普通现象。因此,比较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叶δ15N可以判断生态系统氮状态。

2013-10-16

Ecol Indic:蔡庆华等揭示小水电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

近日,国际杂志Ecological Indicators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蔡庆华教授等的最新研究成果“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diatom-based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D-IBI) for rivers impacted by run-of-river dams。

2012-11-18

唐业忠等峨眉弹琴蛙行为生态学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关注

12月22日,Nature杂志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刊文Animal Behaviour: Frogs croak about their pad(doi:10.1038/480417b),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行为与神经课题组关于峨眉弹琴蛙(仙琴娃)的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Real estate ads in Emei music frog vocalizations:

2011-12-26

Chinese Sci Bull:藤本植物对森林生态系统很重要

中科院西双版纳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生态学研究组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Doi: 10.1007/s11434-011-4690-x)上发表的文章表明,藤本植物由于不需要构建强大的支撑器官,其特殊的生活方式使得它们可以将资源分配到光合和运输器官。与乔木的叶片相比,藤本植物的叶片通常寿命较短,而且养分含量较高,同时其凋落叶易于腐解。

2012-11-18

PNAS:陈欣等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生态机制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历史悠久,延续了1200年,2005年被联合国列入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浙江大学陈欣教授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揭示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及资源的互补利用是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重要生态学机制。

2012-11-18

“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通过验收

6月28日,科技部在北京组织专家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2007BAC30B00)项目进行了验收,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