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内生及根际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内生、根际菌与植物宿主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微生态系统,这些与植物关联的微生物资源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诸多生态学或生物学功能,使得植物内生、根际菌成为发现新颖活性天然分子的重要微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胜雄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植物内生、根际微生物资源的活性天然产物
方润医疗植入物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打造国内首家运医完整产品线平台企业
6月23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方润医疗器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不可吸收带线锚钉”已在中国获批,这意味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为发展战略”的方润医疗正式成为国内第一家在运动医学领域有完整产品线布局的公司---既有手术必备的高技术壁垒的等离子系统,同时又有高值耗材的植入物系列产品,形成了国内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在运医领域与传统国
美国FDA受理亿一生物Ryzneuta上市申请,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正式受理亿一生物的Ryzneuta™(也称F-627)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新药上市申请(BLA)。
缓解儿童哮喘难题,儿科名医鲍一笑担任阿里健康医鹿儿童哮喘中心主任
近日,阿里健康医鹿APP正式成立“儿童哮喘中心”,迈出了儿童哮喘智慧管理崭新步伐。此次儿科名医鲍一笑教授将担任医鹿儿童哮喘中心主任,双方将共同探索以儿童哮喘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缓解儿童哮喘治疗难题,提升儿童呼吸疾病慢病管理水平。
真菌寄生雨生红球藻的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目前,雨生红球藻(Haematoccocus pluvialis)是被用来生产天然虾青素的重要藻种之一,但雨生红球藻在培养过程中易被一种病原真菌Paraphysoderma sedebokerensis寄生(图1A)。因缺少真菌感染藻细胞机理的研究,研发人员难以制定高效科学的真菌污染防治策略,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以监控藻的培
生防昆虫的非靶标效应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识别和鉴定入侵植物生防昆虫与本地生物存在的可能联系对预测生防昆虫所产生的间接非靶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生防昆虫可以通过表观竞争(调节共有天敌)或密度介导的利用性竞争(改变本地植物密度)来影响本地昆虫。尽管植物在被昆虫取食后会产生大量的诱导反应,但性状介导的利用性竞争(诱导本地植物的化学反应)是否会影响本地昆虫,进而产生间接的非靶标效应往往被忽视。中国科学院武汉
Nat Biotechnol:在体内利用腺嘌呤碱基编辑器让PCSK9发生单点突变,大幅和持续地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2021年5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碱基编辑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方法,它可以精确地改变DNA序列中的单个核苷酸。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加拿大、美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利用碱基编辑在一个特定的基因中产生这样的一个点突变,成功地持续降低了小鼠和猕猴血液中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这为治愈遗传性代谢性肝病患者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结果
科学家提出解释生酮饮食理论模型新观点
生酮饮食是指高脂肪高蛋白,但极低碳水化合物水平的膳食模式,其脂肪含量很高,但减重效果十分惊人。尽管低碳饮食整体上效果良好,但其作用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模型称为“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CIM模型)。5月7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