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深圳大学黄鹏团队开发用于肿瘤催化治疗的多光谱维光声成像技术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绝大多数属于酶促反应,无论是内源酶或外源酶引发的活体催化反应,其过程都伴随着多种分子事件的动态变化,而通过分子影像手段对这些分子事件进行同步实时的监测,能够加深人们对这些生物学过程的理解。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有灵敏的成像技术,还需要稳定的酶促催化系统。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黄鹏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

2022-03-15

柳叶刀:全球新冠的死亡人数,可能是官方记录的倍以上

  新冠病毒(SARS-CoV-2),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病毒的大规模流行,新的病毒突变株不断出现,与疫情初期相比,近两年的死亡人数比预期的多。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E

2022-03-11

Science Advances :揭示灵长类大脑发育中关键第类基因BRN2

  大脑发育过程中,灵长类和啮齿类的基因数目相近,然而,灵长类却具有高度进化和扩张的大脑。灵长类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在不增加基因数目的前提下实现进化性扩张是脑科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已知,这种高度的进化扩张主要是由神经前体细胞(Radial Glial Cells,RGCs)的数目大量增加导致的。大量研究表明,灵长类大脑有两种途径能

2022-03-08

淋巴恶性肿瘤患者是否要接种第针SARS-CoV-2 BNT162b2疫苗?

研究表明,实体癌(SC)或血液恶性肿瘤(HM)患者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CoV-2)并发生严重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风险增加。其中,HM主要包括髓系和淋巴系疾病,疾病的细胞来源及治疗方案使HM患者对感染新冠病毒的反应症状不同。与健康人群相比,免疫缺陷患者如器官移植患者、实体癌患者或HM患者,特别是慢性淋

2022-03-09

科学家最新揭示含有基序的蛋白质31(Trim31)是脂肪性肝炎发病过程中内源性抑制剂

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及其代谢并发症已成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随着肥胖高危人群的增加,持续、长时间的高能量饮食增加了肥胖、高脂血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系统性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2022-03-16

Nature:奥密克戎的种亚变体削弱了新冠疫苗和抗体治疗的有效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中国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目前只有一种授权的抗体疗法对所有三种奥密克戎(Omicron)亚变体保持活性。他们还揭示新冠mRNA疫苗对这三种Omicron亚变体的有效性都有所下降。

2022-03-05

复旦邵志敏团队绘制迄今最大阴性乳腺癌代谢组图谱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大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与激素受体阳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相比,TNBC不仅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风险大,还缺少像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这些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1]。因此亟需寻找TNBC中潜在有效的治疗靶点。2019年,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

2022-02-25

全球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Nirsevimab可显著保护婴儿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Nirsevimab 是首款只需注射一剂就能为所有婴儿在整个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中提供持续保护的在研预防用单克隆抗体。

2022-03-03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我国科学家解析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与抗生素结合的维结构1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全球重要的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数据,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占全人群的1/4左右,结核病仍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目前结核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了解结核杆菌耐药机制并研发新的治疗结核病药物对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意义重大。近日,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主的联合团队在《E

2022-03-11

Science:首次解析出伴肌动蛋白的维结构图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前沿的电镜技术获得了首个高分辨率的伴肌动蛋白三维图片,其中伴肌动蛋白是一种巨大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是骨骼肌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