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专家呼吁重视气候变化对我国物种保护的影响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威胁因素之一。

2013-11-25

Curr Biol:植物"营养基因"——给农作物种子增产与食品安全带来希望

华威大学(又称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营养基因",这个基因控制营养素从植物到种子的转移--这是可以帮助增加全球食物产量的关键一步。 本研究,由华威大学主持,并与牛津大学及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公司Biogemma合作,已第一次确定一个名为Meg1的基因,此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调节从母代到子代的最佳营养量。

2012-02-10

Zoo.Biol:染色体多态性可用于区分树懒物种

圣地亚哥动物园全球保护研究所(San Diego Zoo Global's Institute of Conservation Research)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方法以用于区分这些隐居生活的树懒物种。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份的《动物园生物学》(Zoo Biology)期刊上。 物种鉴别是动物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区分亲缘关系近的物种和标记出每一个物种的特征。

2012-11-18

Mol Ecol:周炜帏发现“中国林蛙复合体”物种形成原因

近日,我国分子进化与基因组多样性实验室博士生周炜帏在张亚平院士和车静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在Molecular Ecology发表上发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Speciation in the Rana chensinensis species complex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2012-11-18

Science:朊病毒其实更容易在不同物种间传递

脑部组织显微图片揭示在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俗称疯牛病)中发现的细胞结构组织病理学变化,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一组法国研究人员发现朊病毒(prion)要比人们所想象的更加容易能够在物种之间传递。

2012-11-19

Sci China Earth Sci:史上最大生物灭绝与泛大陆聚合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2.5亿年前的泛大陆聚合引起了地球多圈层耦合变化以及地球表层环境的恶化,进而导致了古、中生代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这篇名为“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灭绝与泛大陆聚合”的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10期,从圈层耦合的角度探讨了泛大陆聚合与生物大灭绝的关系,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殷鸿福院士和宋海军博士撰写。

2013-10-26

B: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

动物的物种起源常常与地理障碍有关,比如山水等地理分布隔开了物种,也造成了生殖隔离。日前,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相关论文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2012-11-18

Fun Gene Bio:杨祝良等羊肚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在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ultigen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reveals true morels (Morchella) are especially species-rich in China,”,文章中...

2012-11-18

Commun:小行星撞地球前部分恐龙已濒临灭绝

科学界普遍认为,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曾在6550万年前撞击地球并造成恐龙灭绝。不过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提出新观点:在小行星撞地球前,部分恐龙实际上已濒临灭绝。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英国新一期网络期刊《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此前关于恐龙灭绝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通过估算不同时代恐龙数量的变化,其结论很容易受到化石记录差异的影响。

2012-11-18

:天山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波动对物种影响

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的波动会影响物种当前的遗传分布格局。例如,研究显示青藏高原的隆升及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这一地区的大部分物种的遗传结构产生影响。根据地磁学的证据以及孢粉资料显示,天山山脉在第三纪末期经历了强的隆升,而在第四纪末期有着多次的干冷-暖湿的循环。而天山山脉的古地质事件及这一地区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物种当前的遗传格局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201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