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祝良等牛肝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牛肝菌 牛肝菌是国内外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该类真菌与多种树木形成共生菌根关系,它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该类真菌备受国内外同行关注,其中Dentinger et al.(2010)发现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及其近缘种是个单系,共包括4属20种,它们是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在早第三纪的晚始新世(42-54 Mya)在古热带起源的。
ZooKeys:巴拿马的新青蛙物种
在巴拿马西部山区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黄色青蛙物种,它属于一个种类丰富的青蛙群——雨蛙,它们没有蝌蚪阶段,直接在卵内发育成小青蛙。这种青蛙大小不到2cm,是2010年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专家Andreas Hertz和同事们实地考察巴拿马西部重点考察地区Serranía de Tabasará时发现的。
Palaeoge Palaeocli Palaeoeco:黄冰等奥陶纪末大灭绝后腕足动物古地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冰副研究员等在国际学术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刊登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Global palaeobiogeographical patterns in brachiopods from survival to recovery after the end-Ordovician
加州大学提出癌症是新进化寄生物种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都急剧攀升,这使得癌症研究变得更加迫切。对于癌症生物学的研究让科学家们了解更多癌症的真相,比如说,多种遗传变异,多种表观遗传学变异等等,但是至今科学家们还并不清楚癌症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张亚平等在中国兔属物种方面的研究获新进展
种间杂交可以导致基因或基因组在种间渗透以及分类上的混乱。张亚平院士,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和博士生刘江通过分析124个中国兔鼠物种个体的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第一次发现在6个中国兔属物种间存在着通过种间杂交而导致的基因渗透。令人惊奇的是,东北兔的线粒体完全被来自雪兔和华南兔的线粒体所替代。
癌症是新进化的寄生物种
癌症患者可能觉得体内有外来生物或者寄生物在生长,剥夺他们的健康和活力。据一位细胞生物学家说,这是完全正确的。癌症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一个新寄生物种的进化过程。 就像寄生物一样,癌肿依赖宿主获得营养。这就是为什么阻断癌肿的治疗方法能够非常有效。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彼得 迪斯贝格说,由于这种寄生物与宿主的关系,癌肿能够自己决定生长方式和生长位置。
研究显示食物种类一成不变有助减肥
为帮助人们减掉身上赘肉,研究人员开展各项研究。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食物种类丰富助增食欲,而食物一成不变则有助减肥。 测耐性 常吃某种药物的人容易产生“耐药性”,想获得同样疗效,人们通常需要在吃药一段时间后加大剂量。先前没有研究证明肥胖人士和普通人对药物具有同样耐受力,美国营养学会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实验观察,人们是否会对某种食物产生同样“疲劳”。 他们召集32名女性志愿者参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