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USP11通过去泛素化Beclin 1调节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依赖性铁死亡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是一种可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的严重创伤。铁死亡是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的过氧化脂质堆积。铁死亡在多种疾病中已有研究,但其在SCIRI中的确切功能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21-12-27

Hepatology: E3泛素连接酶RNF5通过介导PGAM5泛素化保护肝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是肝移植和肝切除的常见临床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RNF5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在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HIR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1-11-25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骨盆复杂缺损功能重建临床研究成果发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郝永强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髋臼周围骨盆复杂缺损的分型系统,并创新性采用3D打印个性化一体化翻修假体设计及制备,提出一步法手术设计及功能重建,实现了翻修重建假体即刻及长期的稳定,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相关临床研究成果“A novel revision system for complex pelvic defects uti

2021-11-07

Redox Biol:MLN4924对改善Sirt1所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

泛素化修饰是心肌细胞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生存所必需的,它参与自噬调节。

2021-08-31

J NEUROINFLAMM:雷公藤红素通过直接结合HMGB1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几个世纪以来,雷公藤(TwHF)相关的方剂在我国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其他疾病,在从雷公藤中分离出的众多生物活性成分中,雷公藤红素(cel)因其潜在的药用特性而受到密切关注。

2021-09-01

Circulation:治疗性抑制ASIC1a可恢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脏功能

2021年7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在心脏缺血期间,酸性代谢物的堆积导致细胞内和细胞外的pH值下降,可低至6.0~6.5。由此产生的组织酸中毒加剧了缺血性损伤,并显著影响心脏功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

2021-07-19

锶离子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获进展

   心肌缺血后及时恢复血供是治疗急性心梗的必要手段,但会带来新的损伤,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缺乏有效的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手段。因此,发展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用性方法,尤其是针对促进心肌细胞存活、血管再生、抑制纤维疤痕形成的有效干预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锶离子在促进骨再生中被发现具有促进血管生成

2021-01-21

研究发现溶酶体膜蛋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自噬调控新机制

7月23日,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杨黄恬研究组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曹楠研究组合作的题为Downregulation of LAPTM4B Contributes to the Impairment of the Autophagic Flux via Unopposed

2020-07-27

Nat Commun: 肝脏灌注能够提高供体肝脏的有效性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作者发现肝脏灌注可以作为改善供体肝脏功能的有效方法。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2020-06-19

上海九院大块组织缺损再生修复研究获突破

大块组织缺损的再生修复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受启于蝾螈断肢发育性再生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蒋欣泉教授团队通过对胎鼠骨发育的研究,发现选择性镁转运蛋白-1(MagT1)与小鼠胚胎软骨内成骨过程密切相关,进而提出以局部高镁环境模拟骨发育微环境促血管化骨再生的策略。该研究成果日前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科学》。通过对胎鼠骨发育的研究,该研究团队发现选择性镁转运蛋白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