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丹麦118万儿童研究显示,母亲服用激素类避孕药与后代患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风险无关丨

  性激素,也是一种致癌物。既往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发现,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增加更年期女性的乳腺癌风险;而单独服用雌激素,也会增加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此外,也有研究显示,母亲围孕期服用激素类避孕药,儿童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风险能增加近3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仅次于儿童白血病的最常见、也最致命的儿童肿瘤。全球范围内,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2022-01-27

ESSA与安斯泰来合作:启动雄激素受体N-末端结构域抑制剂EPI-7386 II期临床!

EPI-7386抑制雄激素受体N-末端结构域,Xtandi抑制雄激素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2种疗法联合应用,将同时靶向作用于雄激素受体的2端,带来更深入和更广泛的抑制作用。

2022-01-22

Nature:我国科学家在水稻对稻瘟病真菌广抗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何祖华(He Zuhua)课题组报告了一个新的免疫-代谢调控网络,并在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真菌广谱抗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2月1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2-01-02

Nature:水稻广抗病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研究组题为NLRs guard metabolism to coordinate pattern- and 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的研究论文,揭示出一条新的广谱免疫代谢调控网络。研究发现,水稻广谱抗病NLR受体蛋白通过保护免疫代谢通路免

2021-12-18

JIPB:研究发现激素互作调控胚珠发生和种子数量的新机制

种子是高等植物的生殖器官,种子数量对植物繁衍后代和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胚珠(种子前体)发生和发育、配子体发生和发育、雌雄互作、合子发育等过程都会影响最终种子数。其中胚珠发生决定了胚珠数的最大可能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种子数;同时胚珠发生是细胞命运决定和器官发生的过程,因此研究胚珠发生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拟南芥油菜素甾醇(BR)和细胞分裂

2021-12-22

促炎饮食又一大“功效”:夺走你的雄性激素

  “病从口入”这句言简意赅的短语不仅是在强调饮食卫生,它同时也映射了疾病与食物的关系。众所周知,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导致肥胖等一系列疾病的两大重要因素,而饮食占绝对比重。常言道:人如其食。不同的饮食习惯成就不同健康状况的个体。诸多研究已经证实,高糖、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尤其是加工过的)会导致肠道生态失调,从而帮助有害细菌茁壮成长。随着时间推移

2021-12-15

哈佛大学发现一种新激素,靶向它可治愈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影响全球超过4.6亿人。随着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因素。据估计,中国成年人有超过1.14亿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说,全世界超过1/4的“糖友”都在中国!糖尿病会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等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尽管胰岛素治疗可以控制血糖浓度,

2021-12-16

褪黑激素或会加剧哮喘症的发生和症状!

夜间哮喘的特点表现为夜间支气管反应性增强,有夜间哮喘症症状的患者机体血浆中褪黑激素的水平往往更高,而且哮喘病人通常会发现其病情在夜间会变得很糟,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Lu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上题为“Melatonin MT2 receptor

2021-12-13

转移性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mHSPC)新药!拜耳Nubeqa(达罗他胺)3期临床成功: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

Nubeqa(诺倍戈®)于2021年2月在中国获批,该药是一种口服新一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

2021-12-21

Nature:新发现为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和开发新一代非激素避孕药奠定基础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Nicolas Rivron博士和他的团队利用类囊胚(blastoids,早期人类胚胎的细胞模型),发现了有潜力作为避孕药或生育力增强剂的候选分子。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2月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