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昆明动物研究所在鼹鼠系统演化取得研究进展
中国是世界上鼹科(Talpidae)哺乳动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尤其是中国西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极高的物种多样性,然而我们对该类群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在蒋学龙研究员的带领下,昆明动物所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组与日本宫崎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合作对鼹科鼹族(Talpini)的演化进行了研究。
PLoS ONE:马先蒿属系统演化研究获新进展
马先蒿属(Pedicularis)全球有600多种,是列当科中最大的属,其中有2/3以上的种类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区,该地区是其物种多样化中心和特有中心之一。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特有的斗叶组(Sect. Cyathophora)仅有7个种(其中1个种存疑),却拥有马先蒿属全部四种基本花冠类型,它是研究马先蒿属花冠演化和物种形成的模式类群。
J Zool Syst Evol Res:裂腹鱼属鱼类在云贵高原的演化过程
裂腹鱼属为特产于亚洲高原地区的一类鲤科鱼类。所谓“裂腹鱼”因其腹部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排较大的排列整齐的鳞片(臀鳞),两排鳞片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裂缝,初看起来象是肚子裂开一样,故名裂腹鱼。裂腹鱼类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特有鱼类,它们是随着青藏高原的形成而出现的,裂腹鱼的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
New Phytologist:喜马拉雅红豆杉的物种形成和居群演化机制探讨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导致的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以来地球上最重大的地质历史事件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气候和环境,进而对该地区生物类群的起源与演化产生了极大影响。更新世以来冰期和间冰期的反复作用,进一步影响到该地区物种的分化、迁移和扩散。
“适应性免疫的起源与演化”项目启动
4月28日,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为主要承担单位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适应性免疫的起源与演化”启动会召开。上海生科院、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生化与细胞所相关负责人,项目专家组成员、课题负责人及学术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刘小龙研究员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研究内容、课题设置和预期达成目标等。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熊猫种群演化史及其适应性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熊猫种群演化史及适应性相关成果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在线发表。该研究通过基因组学和群体遗传学方法描绘出了熊猫完整的演化史轮廓,并指出人类活动是造成熊猫濒危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为其他濒危动物建立了一种较好的评价和保护方法。
J Ecol:丁建清研究组揭示植物入侵性与化学防御物质演化关系
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逃逸了与其协同进化的专食性昆虫但是又面临新的广食性昆虫的取食,所以入侵植物的防御策略在入侵地会发生改变。由于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面临的昆虫取食压力较小,所以将用于防御的资源转移到生长繁殖,从而竞争能力增强(EICA竞争力增强进化假说)。很多研究已经报道了入侵植物防御与生长之间的权衡,发现有些入侵植物的防御能力下降,但是也有很多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
Nat Commun:“中华全蝎”基因组序列帮助了解节肢动物演化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中华全蝎”(东亚地区一种常见蝎子)的基因组序列草稿。该基因组突显了这种蝎子与其猎物相关的遗传特征,包括夜行行为、进食特征以及去毒功能等等,为研究节肢动物的适应性和演化提供了一个宝贵资源。 蝎子以“活化石”著称,代表着一个独特类型的节肢动物,因为它们保持了其古代节肢动物祖先的原始解剖特征。因此,它们为研究这类动物的演化提供了一个关键模型。
Science:英国研究证实合成“XNA”可像DNA一样工作和演化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制作了一套合成的多聚物,它们能以DNA工作的方式来储存和复制信息。它们也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以一种类似于演化的过程变化。相关论文4月20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Gerald Joyce在一则相关的《观点栏目》中写道:“这项研究预示着合成遗传学时代的来临,并对外空生物学、生物技术以及对生命本身的理解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