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树突细胞疗法!美国FDA授予ilixadencel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治疗肾癌疗效强劲!
ilixadencel是一种通用型免疫触发剂,将来源于健康献血者的树突状细胞(DC)进行特别激活,可产生大量强有力的免疫刺激因子。
Nat Med:局部注射CAR T细胞可以治疗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
2020年5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ATRTs)通常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尽管有强化的多模式治疗(手术,化疗,如果年龄允许也可以进行放疗),但是患儿的中位生存期只有17个月。来自斯坦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ATRTs持续稳定地表达了B7-H3/CD276,而这并不是由SMARCB1的失活突变引起
Science子刊:树突细胞决定着PD-L1阻断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
2020年3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正常情况下,为了阻止活化的T细胞破坏正常的人体细胞,免疫系统能够通过激活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来控制T细胞的活化进程,防止出现T细胞错误地攻击正常的细胞。然而,癌细胞通过表达表面蛋白PD-L1特异性地识别T细胞表面上的PD-1,窃取这种控制机制,从而激活免疫检查点来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这就会导致癌
新型细胞疗法!同种异体活化树突细胞ilixadencel联合舒尼替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疗效强劲!
2020年02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Immunicum AB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同种异体、即用型细胞疗法的瑞典生物技术公司,已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免疫肿瘤学方法,通过发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症,来提高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近日,该公司在2020年ASCO-SITC临床免疫肿瘤学公布了评估免疫触发剂——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DC)疗法ilixade
自体树突细胞疫苗TLPLDC治疗IV期黑色素瘤展现强劲疗效,24个月无病生存率73%!
2020年02月08日讯 /生物谷BIOON/ --Elios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性个体化治疗性癌症疫苗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在2020年ASCO-SITC临床免疫肿瘤学会议上公布了TLPLDC(肿瘤裂解物、颗粒加载、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黑色素瘤IIb期临床试验的亚组分析结果。TLPLDC疫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血液和肿瘤细胞制
一部分γδT细胞结合到MHC样分子的下面来识别有害细胞
2019年12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T细胞是我们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保护我们免受病毒和细菌等有害病原体以及癌症的侵害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对它们如何识别、作用于甚至杀死受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的了解越多,我们就可以更接近于开发针对各种疾病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先进分子成像卓越中心和墨尔本
发现肿瘤内部存在干细胞样T细胞
2019年12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在一些患有肾癌和其他泌尿系统癌症的患者的肿瘤内部建立了“前线作战基地”或者说淋巴结样结构。肿瘤中免疫细胞得到良好支持的患者更有可能在更长的时间内控制他们体内的癌症生长,这一发现可能指导肾癌患者手术后的治疗决策。此外,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还发现这
科学家在肿瘤中鉴别出干细胞样T细胞 其或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破坏癌细胞
2019年1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通过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来开发的特定抗癌疗法如今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诸如此类免疫疗法能够让恶性阶段血液癌症或实体瘤患者产生持久的抗癌反应,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产生反应,对于很多种癌症而言,肿瘤中细胞毒性T细胞(杀灭癌细胞的免疫细胞)的存在往往与个体的抗癌反应和生存直接相关,但却并不能预测患者机体的抗癌
首次揭示噬菌体利用细胞核样区室保护自身基因组免受CRISPR核酸酶切割
2019年12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细菌和感染它们的病毒正在进行一场与生命本身一样古老的分子军备竞赛。进化为细菌配备了一系列可靶向并破坏病毒DNA的免疫酶,包括CRISPR-Cas系统。但是,杀死细菌的病毒(也称为噬菌体)已设计出了它们自己的工具来帮助它们战胜这些最强大的细菌防御。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地
科学家发现小鼠和人类树突细胞异质性的转录基础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也称DC细胞,一种既具分支或树突状形态及吞噬功能,又能提呈抗原的细胞。分为髓系和淋巴系两类。成熟的DC细胞呈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因此被称为树突细胞。树突细胞在外周组织像"哨兵"一样,处于非成熟状态,但具有极强的抗原内吞和加工处理能力。在它摄取抗原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后,可以分化成熟,同时发生迁移,由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和血液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