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利用非线性声片显微镜显示活体器官中的毛细血管和细胞

超声波可以在不透明的哺乳动物组织中成像厘米深,从而可以对整个器官进行非侵入性成像。

2025-04-24

Light Sci Appl最新:荧光寿命成像 + 肠道类器官,解码纳米塑料体内“动向”

本研究利用荧光寿命成像显微镜,在活体肠道类器官中观察到纳米塑料的内化及物种特异性摄取,发现其会干扰肠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该方法可推进纳米塑料毒性研究。

2025-08-19

Science:新的成像方法显示核糖体簇专门用于蛋白质生产

研究详细介绍了两种以单核糖体分辨率绘制其定位与行为的新方法——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2025-08-25

68秒造一只“活体机械蟑螂”!哈工大校友建立全球首个昆虫-计算机混合机器人自动生产线

开发出全球首个昆虫-计算机混合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只需 68 秒就能将一只普通蟑螂改造成可远程控制的“活体机械蟑螂”!

2025-08-03

Science: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用于实时脑成像的远红外荧光多巴胺探针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团队推出了HaloDA1.0,该技术将cpHaloTag-化学染料方法与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的策略相结合,实现了对多巴胺的高灵敏度检测、亚秒级响应动力学以及远红外至近红外光谱范围。

2025-06-28

不更换硬件,将成像质谱流式(IMC)分辨率推向350纳米

研究团队巧妙地“绕过”了硬件的限制,通过一种创新的“过采样-再重建”策略,将成像质谱流式技术(IMC)的分辨率提升到了惊人的350纳米(nm)以下,成功推开了通往细胞内部纳米世界的大门。

2025-11-05

不更换硬件,如何将成像质谱流式(IMC)分辨率推向350纳米?

研究团队巧妙地“绕过”了硬件的限制,通过一种创新的“过采样-再重建”策略,将成像质谱流式技术(IMC)的分辨率提升到了惊人的350纳米(nm)以下,成功推开了通往细胞内部纳米世界的大门。

2025-11-04

Nature Methods:超声版“GFP”家族扩容——告别“单色”超声,工程化气囊蛋白开启深层组织多重基因成像新纪元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两类具有不同声学响应特性的声学报告基因(ARGs)。这相当于给了超声波两种不同的“颜色”,让我们第一次有能力在深层活体组织中,同时聆听并区分来自不同细胞群体的声音。

2025-11-22

研究开发出生物型核磁共振成像纳米探针

这一探针为诊断早期纤维化病灶提供了更精准的手段,并在相关疾病的预后评估和复发监测方面展现出临床应用潜力。

2025-04-03

Nat Commun:法国 4D 成像全观 100 微米血管,心衰肾病诊断不用“猜”

在临床环境中使用,这项新技术可能成为一个重要工具,用于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血管动力学,从最大的血管到毛细血管前小动脉。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