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D-1依赖的CD137协同刺激的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局部肿瘤杀伤而无全身毒性

细胞表面受体CD137的表达已经被证明可以通过与其天然配体4-1BBL的结合来增强抗癌T细胞的功能。

2021-11-16

Nature子刊: 微环境IL-6抑制细胞毒性化疗产生的抗癌免疫反应

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主要通过DNA损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作用,尽管这些药物引起的炎症可以刺激抗癌免疫反应。目前尚不清楚控制这些明显效应和限制体内dna损伤介导的细胞死亡免疫原性反应的机制。

2021-11-10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

  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邀请国内著名同行专家担任评审的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在上海发布。这是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的公益性项目,也是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连续第十二年发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2021-11-24

纳米二氧化硅毒性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杨课题组在纳米二氧化硅的毒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erum apolipoprotein A-I depletion is causative to silica nanoparticles-induced cardiovascular damage为题,发表

2021-11-01

全病程管理,武田中国携骨髓瘤患者关爱平台 亮相第四届进博会

2021年11月7日,武田制药携“瑞享未莱”骨髓瘤患者关爱平台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患者关爱专场。该平台由武田中国支持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打造,依托互联网资源,联合创新支付平台、医学专家和关爱专员等,通过全方位服务助力患者疾病管理,推动骨髓瘤长期规范化治疗。

2021-11-19

Cell Stem Cell:研究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的持续杀伤受线粒体翻译影响

  细胞毒性T细胞(CTL)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能够识别并摧毁癌细胞和受到病毒感染的细胞。线粒体质量与CTL抗肿瘤活性相关,在CTL寻找、识别和杀伤目标时,线粒体如何参与这一过程尚不清楚。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30(USP30)是一种已知可抑制线粒体自噬的去泛素酶,在对单基因缺失小鼠的大规模筛选中被确定为CTL杀伤性的调节因子。近期,来自

2021-11-04

赛诺菲携手镁信健康,打造房颤患者全病程管理项目

房颤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疾病负担沉重,目前在我国有1000万患者,这一数字仍在持续爬升。虽然临床技术不断发展,房颤诊疗仍然存在节律治疗不规范、现有药物不良反应较重、复发率很高、全病程管理闭环尚未打通等诸多挑战。

2021-11-08

创新与科技赋能,我国糖尿病管理生态正走向数字化

数字化医疗已成燎原之势。

2021-11-07

葛兰素史克消费保健品与微医达成战略合作,助力农村基层医疗骨骼健康管理

近年来,国家对骨骼健康问题高度重视,《"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

2021-11-10

胆固醇诱导的毒性:胆固醇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的综合观点

胆固醇水平高通常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许多研究表明,胆固醇在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的过量积累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