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抑制肠道炎症有望对抗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感染肠道可导致住院或接受免疫抑制疗法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腹泻,并使他们的身体变得虚弱。
药大/东大团队发现,原来大脑会远程操作菌群组成、损害肠道干细胞功能
为了搞清楚大脑是如何与肠道联动的,研究者在小鼠身上开展了实验。慢性束缚应激(CRS)是常用的模拟负面心理应激的方法,CRS会导致小鼠出现明显的行为障碍和肠道功能障碍。
苏州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高脂肪饮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代谢促进结肠炎相关肿瘤的发生
食用高脂肪饮食(HFD)会引发慢性低水平炎症,与各种代谢和炎症相关疾病相关。长期HFD和相关的慢性炎症会破坏肠道免疫稳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量摄入HFD与炎症性肠病(IBD)的进展和复发密切相关。
Microbiome:宿主抗微生物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调节肺部损伤
胎儿的肺部发育是在子宫内氧张力较低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在极度早产后,即使没有经常需要的长时间补充氧气,小婴儿尚未发育完全的肺部也会经历高得多的氧张力。这会对新生儿肺部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众所周知的灾难性影响
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发表顶刊论文,揭示中药片仔癀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抑制结直肠癌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片仔癀是结直肠癌的潜在化学预防剂,并揭示了片仔癀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是其对结直肠癌治疗反应的关键因素。
Cell Rep:高脂肪饮食或能改变机体的肠道菌群并增强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高脂肪饮食是如何改变机体肠道菌群以及名为胆汁酸的消化分子水平(胆汁酸能被肠道菌群所修饰),从而促使小鼠更易于患结直肠癌。
连发3篇Science:浙江大学王宇浩等发现肠道菌群调控脂质代谢新机制
总的来说,该研究发现了lncRNA Snhg9通过将SIRT1与CCAR2解离来调控PPARγ活性,为lncRNA如何调节肠道脂质代谢提供了新见解。
《科学》:肠菌激活肠道吸脂大法!浙大团队领衔发现,特定肠菌会解除肠道吸收脂质的“禁令”,促进宿主发胖
第一,肠菌究竟是利用哪些分子激活了髓样细胞-3型固有淋巴样细胞通路;第二,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细菌的存在为何会促进宿主对脂质的吸收。
Cell Metabolism:我国学者发布首个抗性淀粉靶向肠道菌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数据
这项研究从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到鉴定与之相关的微生物,到建立微生物及其产物和宿主表型之间因果关系,给出了微生物相关疾病机制和干预研究的完整证据链,有助于进一步理解NAFLD的发病机制
研究揭示了通过重塑肠道菌群缓解围产期动物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
进一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以通过重塑肠道菌群进而降低围产期动物及其仔代自噬和炎症。基于肠道微生物16s测序及靶向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发现褪黑素显著提高了Allobaculum和Faecalibaculu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