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科学家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在早期胚胎发育中出现,但其分子基础的特征仍不明显。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并促进细胞重编程。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题为:DNA replication fork speed underlies cell fate changes and promotes rep
Nano Letters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破伤风毒素抗原检测技术
破伤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平均病死率为20-30%,其潜伏期通常为7-8天,也可短至24小时。目前破伤风的诊断测试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间接检测破伤风抗体,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还受到个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理想的检测方法应实现对抗原(破伤风毒素)的直接检测,但目前尚无相关技术。近期,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破伤风毒
熬夜破坏癌症相关基因节律,促进DNA损伤并降低修复效率,增加癌症风险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夜班工作者中癌症更为普遍,这也促使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9年将夜班工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但夜班工作究竟为何会增加癌症风险,现在仍不清楚。此外,当代年轻人熬夜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加班、玩游戏、刷短视频等等,主动或被动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新常态。熬夜是否如夜班工作一样增加癌症风险?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 Genet:延缓DNA复制叉速度可导致细胞命运变化和增强细胞重编程效率
鉴于DNA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的分子特性对调节DNA复制至关重要,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和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着手研究体内全能性细胞和体外培养中的全能样细胞(totipotent-like cell,即类似于全能性细胞的细胞)的复制叉动态。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检测DNA中第五种碱基的新技术
DNA的基本元素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和脱氧尿嘧啶(dU),然而目前还无法从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检测dU,严重影响了对dU功能的理解。近期,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在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精准检测dU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
eLife:揭示蛋白METTL-3和METTL-14可以改变DNA的化学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有可能阻止由白血病和其他癌症中高度活跃的两种蛋白驱动的DNA变化。这为开发未来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靶标。
Nucleic Acids Research:水稻非B型DNA二级结构的鉴定及功能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文利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i-motifs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s in the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transposable elemen
Alzhe & Deme:科学家开发出新型血液检测技术 或有望作为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诊断工具
来自肯塔基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有望开发出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其或能在患者机体出现任何疾病症状前识别机体大脑中的阿尔兹海默病改变,这或许就能帮助在患者出现任何记忆丧失之前使用预防性的疗法进行干预。
熬夜致癌的原因被发现:熬夜破坏癌基因节律,导致DNA修复效率降低,患癌风险大增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熬夜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近日,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期刊上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