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irculation:联合移植由人类iPSC产生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可改善心脏病发作后的动物心脏再生

之前的研究表明,移植由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制造的心肌细胞(iPSC衍生性心肌细胞)可以替代哺乳动物遭受损伤的心脏中的心肌细胞。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将这种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然而这种方法遭遇的挑战

2023-11-23

导致喝酒脸红的基因突变,还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吴庆明团队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研究团队评估了8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已知能够减少炎症、降低活性氧(ROS)和增加一氧化氮(NO),其中7种已获FDA批准,还有1种是ALDH2激活剂Alda-1。

2023-12-01

科研人员开发首个脑胶质瘤数字病理整合诊断AI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志成团队,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文才团队与神经外科主任刘献志、闫东明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主任滕梁红团

2023-11-09

比类器官更进一步,西湖大学蔡尚团队构建乳腺微器官,模拟乳腺复杂生理及肿瘤发生

该研究开发的培养方法,成功建立了在结构功能、细胞组成、分子特征、干细胞动态以及肿瘤发生等方面与小鼠乳腺组织高度相似的乳腺微器官,为器官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

2023-11-07

这家融资7亿美元的AI制药公司发表Nature论文,推出生成式AI蛋白质设计模型,已免费开源

此次C轮融资将支持该公司现有的17个研发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三个不同的治疗领域——免疫学、感染性疾病和肿瘤学。

2023-11-22

长达35年的随访发现,儿童期LDL-C和非HDL-C水平与成年后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有关

研究说明,儿童期的non-HDL-C和LDL-C水平与中年发生ASCVD事件有关。尤其对于non-HDL-C和LDL-C水平较高的个体来说,这些关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3-12-06

类器官之父新论文:多重碱基编辑,一步生成肿瘤类器官模型

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建立一个具有复杂基因型的突变类器官库,以便更好地研究人类癌症的发生机制。研究团队进一步证明了多重碱基编辑在肝脏、子宫内膜和类器官突变中用于多个上皮组织的癌症建模的多功能性和灵

2023-11-02

Nat Cardiovasc Res:一种此前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或在人类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生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遗传修饰小鼠进行实验后发现了参与法洛四联症发生的分子开关,并确定了如何调节这些开关来减缓损伤心脏的畸形改变。

2023-11-28

Circulation Res:科学家识别出神经调节蛋白-1在机体心脏发育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来自西班牙国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神经调节蛋白-1(Nrg1,neuregulin-1)在心脏从脆弱的原始结构转变为强大的泵送器官的复杂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3-11-21

Nature子刊:利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成功构建出模拟阿尔波特综合征的肾脏类器官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和神户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衍生的肾脏类器官来模拟由COL4A5基因突变引起的

2023-10-26